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垂白商于原下住,儿孙共死一身忙。
木弓未得长离手,犹与官家射麝香。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者在商山之下居住,亲人相伴共赴战场的悲壮景象。"垂白商于原下住",表明诗中的主人公已是须发皆白的高龄,但依然坚守在商山脚下的家园。"儿孙共死一身忙"则展示了家庭成员为了抗敌而共同战斗的决心与牺牲精神。
接下来的两句"木弓未得长离手,犹与官家射麝香",通过对比老者依然紧握着木制弓箭和官方射击技艺(射麝香)之间的差距,表达了主人公虽然年迈但仍保有战斗力和对传统技艺的坚持。
整首诗充满了对战乱时期普通百姓悲壮命运的描绘,以及他们在逆境中表现出的勇气与坚韧。通过简洁有力的笔触,诗人成功地塑造了一位虽身处困境却不失英雄本色的人物形象。
不详
唐代晚期诗人。舒州(今安徽桐城。生卒年不详。早年曾避乱栖居洪都西山,后依建州刺史李频。李死后,流落江湖,无所遇合。光化四年(901)中进士,年已70余,特授校书郎(秘书省正字)而卒
一朵又一朵,并开寒食时。
谁家不禁火,总在此花枝。
空山涧畔枯松树,禅老堂头甲乙身。
传是昔朝僧种著,下头应有茯苓神。
忆昔同游紫阁云,别来三十二回春。
白头相见双林下,犹是清朝未退人。
牛女相期七夕秋,相逢俱喜鹊横流。
彤云缥缈回金辂,明月婵娟挂玉钩。
燕羽几曾添别恨,花容终不更含羞。
更残便是分襟处,晓箭东来射翠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