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

牛女相期七夕秋,相逢俱喜鹊横流。

彤云缥缈回金辂,明月婵娟挂玉钩。

燕羽几曾添别恨,花容终不更含羞。

更残便是分襟处,晓箭东来射翠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牛郎织女的传说,在中国文化中是七夕节的标志性故事。开篇“牛女相期七夕秋,相逢俱喜鹊横流”两句,生动地表达了牛郎织女在七夕这一天能够相会的喜悦,鹊鸟搭桥成全他们的情意。

接下来的“彤云缥缈回金辂,明月婵娟挂玉钩”两句,则是对这个美好瞬间的景象描绘。彤云和明月都象征着纯洁与高洁,而金辂和玉钩则增添了一份皇家或仙境的瑰丽,渲染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燕羽几曾添别恨,花容终不更含羞”这两句诗,通过对燕子的比喻和花容月貌的描写,表达了牛郎织女之间情感的坚贞与深刻。他们的情感就如同燕子归巢一般自然而然,不需要额外的装饰或变化。

最后,“更残便是分襟处,晓箭东来射翠楼”两句,则暗示了牛郎织女即将分别的悲凉,以及时间对他们爱情的考验。晓箭东来的意象,可以理解为时间的无情飞逝,而翠楼则可能是织女居所的隐喻,整体表达了分离时刻的凄楚和不舍。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精美的景物烘托,展现了牛郎织女爱情故事中的一个瞬间,同时也反映出了古人对于爱情纯粹与坚贞的向往。

收录诗词(142)

曹松(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晚期诗人。舒州(今安徽桐城。生卒年不详。早年曾避乱栖居洪都西山,后依建州刺史李频。李死后,流落江湖,无所遇合。光化四年(901)中进士,年已70余,特授校书郎(秘书省正字)而卒

  • 字:梦徵
  • 籍贯:一今安徽潜山)
  • 生卒年:828——903

相关古诗词

九江送方干归镜湖

一樯悬五两,此日动归风。

客路抛湓口,家林入镜中。

谭馀云出峤,咏苦月欹空。

更若看鳷鹊,何人夜坐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九江暮春书事

杨柳城初锁,轮蹄息去踪。

春流无旧岸,夜色失诸峰。

影动渔边火,声迟话后钟。

明朝回去雁,谁向北郊逢。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上广州支使王拾遗

明时应不谏,天幕称仙才。

聘入关中去,人从帝侧来。

诗窗盛岛屿,檄盾照风雷。

几度陪旄节,营巡海色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与胡汾坐月期贯休上人不至

扫庭秋漏滴,接话贵忘眠。

静夜人相语,低枝鸟暗迁。

星围南极定,月照断河连。

后会花宫子,应开石上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