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府杂拟(其六)

忘机对芳草,一目青浮浮。

荣枯四时行,寂寞万事休。

树谖见国风,采菊闻灵修。

空残飞蓬首,讵返王孙游。

韩子木强人,臭味谁敢投。

暮年还小黠,不肯辨薰莸。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尤]韵

翻译

忘却机心对望着青青芳草,眼中一片青翠浮浮荡漾。
生长与凋零四季轮回,世间万物终归寂静无言。
看到树木想起《国风》中的意象,采菊之时仿佛听到仙人的声音。
空余飘散的蓬蒿之首,怎能再像王孙那样游历四方。
韩子为人刚直,无人能与其气味相投。
晚年我依然有些狡黠,不愿去分辨薰莸这样的香臭之别。

注释

忘机:不追求世俗名利之心。
芳草:青草,象征自然。
荣枯:生长和凋零。
万事:所有的事情。
树谖:借树木寓言。
灵修:指神仙或高洁之人。
飞蓬首:形容流浪者的形象。
王孙:古代贵族子弟。
韩子:指某人。
木强人:性格刚硬的人。
臭味:比喻志趣或性格。
薰莸:薰香和臭草,比喻好坏、优劣。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彦平的《乐府杂拟(其六)》,以自然景象和哲理思考为背景,展现了诗人淡泊的心境与超然的人生态度。首句“忘机对芳草”,描绘出诗人忘却世俗机心,静观芳草自得其乐的画面。"一目青浮浮"则写出视野所及,一片青翠,给人宁静之感。

接下来的两句,“荣枯四时行,寂寞万事休”寓言世间万物的兴衰更替,暗示人生无常,世间纷扰终将归于寂静。"树谖见国风,采菊闻灵修"引用典故,借《诗经》中的意象,表达诗人对高洁品格的向往和对隐逸生活的追求。

尾联“空残飞蓬首,讵返王孙游”以飘零的飞蓬自比,表达了诗人不愿再涉足尘世,回归自然的愿望。最后两句“韩子木强人,臭味谁敢投”暗指自己性格刚直,不轻易与世俗同流合污,而“暮年还小黠,不肯辨薰莸”则幽默地表示,即使到了晚年,自己也保持着几分狡黠,不愿去分辨薰莸(喻善恶),体现了诗人豁达的人生态度。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通过自然景色和自我比照,展现出诗人超脱世俗、坚守自我品格的高尚情操。

收录诗词(109)

黄彦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归途次韵(其九)

逢人怕作宣明面,为米误折渊明腰。

光阴客里深相忆,泉石家山特见招。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萧]韵

归途次韵(其三)

寒食犹须数日间,楚亭才隔几重山。

归时便有桃花否,试擘华笺问曲栏。

形式: 七言绝句

田间春晚(其二)

浅白深红小睡馀,梦残春去绿扶疏。

更无蜂蝶怜膏馥,时有娇莺隐自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遇]韵

石钟寺(其二)

朔风驱水作狂澜,眼里庐山脚到难。

少待须臾莫仓卒,卸帆聊憩石钟山。

形式: 七言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