鹊桥仙

岁华将暮,寒林萧索,极目冻云垂地。

官梅忽见一枝芳,便顿觉、新春情味。

小筵开处,歌喉清婉,舞态蹁跹争媚。

沈腰潘鬓两休论,共举白、何须惜醉。

形式: 词牌: 鹊桥仙

翻译

时光将近岁末,寒冷的树林显得荒凉,满眼望去,冰冷的云层低垂到地面。
忽然看见官府花园中的梅花绽放,顿时感受到新春的气息和韵味。
在小型宴会上,歌声清脆婉转,舞姿轻盈优美,竞相展示魅力。
不必再讨论沈约瘦弱的腰身和潘岳早衰的鬓发,大家共同举杯,何须吝啬于醉意。

注释

岁华:岁月。
寒林:寒冷的树林。
冻云:冰冷的云层。
官梅:官府花园中的梅花。
新春情味:新春的气息和韵味。
小筵:小型宴会。
沈腰:沈约的腰,形容人消瘦。
潘鬓:潘岳的鬓发,形容人早衰。
共举白:共同举杯。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新春佳节的画面,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人们活动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喜悦与向往。

"岁华将暮,寒林萧索,极目冻云垂地。" 这几句勾勒出一个冬末春初的景色,年华即将更迭,树木在严寒中显得单薄而萧瑟,远处的视线尽是低垂的冰云与大地相接,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沉郁的情境。

"官梅忽见一枝芳,便顿觉、新春情味。" 这里诗人眼中突然出现了一朵盛开的梅花,这梅花不仅是冬日里的孤勇者,更是新春到来的先声,它让诗人的心中涌起了对春天的渴望与期待。

"小筵开处,歌喉清婉,舞态蹁跹争媚。" 诗人接着描绘了一场宴席的情景,小桌上摆满了佳肴美酒,歌声婉转而动听,舞者们以其曼妙的舞姿相互竞艳,整个场面洋溢着浓郁的春意和欢乐。

"沈腰潘鬓两休论,共举白、何须惜醉。" 最后几句诗,则是对宴会中人们忘我之态的描绘。沈腰(细腰)与潘鬓(丰满的鬓发)在欢聚中变得不那么重要,人们共同举杯畅饮,不必过于计较醉酒之事。

整首诗通过对新春景象和人际活动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春天到来的喜悦。诗中的意境宽广,情感真挚,是一篇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佳作。

收录诗词(1176)

韦骧(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公元一〇三三年至一一一〇五年。生于宋仁宗明道二年,卒于徽宗崇宁四年,年七十三岁。工诗文。除知袁州萍乡系。历福建转连判官,主客郎中。出为变路提刑。建中靖国初,(公元一一〇一年)除知明州丐宫祠,以左朝议大夫提举洞霄宫,卒。骧著有文集十八卷,赋二十卷,均《宋史艺文志》并传于世

  • 字:子骏
  • 籍贯:钱塘
  • 生卒年:公元一0五三年

相关古诗词

醉蓬莱.廷评庆寿

漏新春消耗,柳眼微青,素梅犹小。

帘幕轻寒,引炉烟袅袅。

凤管雍容,雁筝清切,对绮筵呈妙。

此际欢虞,门庭自有,辉光荣耀。

庆事难逢,世间须信,八十遐龄,古来稀少。

况偶佳辰,是桑弧曾表。

满奉金觥,暂停牙板,听雅歌精祷。

惟愿增高,龟年鹤算,鸿恩紫诏。

形式: 词牌: 醉蓬莱

题涪州双鱼次刘郎中韵

谁将江石作鱼镌,奋鬣扬鬐似戏莲。

今报丰登当此日,昔模形状自何年。

雪因呈瑞争高下,星以分宫较后先。

八使经财念康阜,寄诗褒激守臣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寄外

帘里孤灯觉晓迟,独眠留得宿妆眉。

珊瑚枕上惊残梦,认得萧郎马过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寺中闻射因成

殿宇时闻燕雀喧,虚庭尽日少人行。

孤吟独坐情何限,时喜风传中鹄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