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别黄虚中忽会又别二诗道意(其一)

汪汪陂量有家声,文擅区中世典刑。

别去十年头已白,相逢一日眼犹青。

君裁短后姑假道,我访内丹殊不经。

萝月风棂传古锦,无令簿领困周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翻译

汪汪陂地显家族荣耀,文学才华在乡间世代传扬。
分别十年,两鬓已斑白,重逢之日,眼神依旧明亮。
你剪裁短篇,暂借道路前行,我去寻找内丹修炼之道,实属罕见。
月下萝藤与风中窗棂,传递着古老的文化遗产,切勿让繁琐公务束缚身心。

注释

陂量:指汪汪陂地,可能是个地名,也形容家族声望。
文擅:擅长文学。
姑假道:暂借道路,比喻暂时借用他人的途径。
内丹:道教术语,指修炼者内在的精神精华。
簿领:官府文书,这里指繁琐的公务。
周星:周旋应对,形容忙碌或应付众多事务。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曹勋所作,题为《久别黄虚中忽会又别二诗道意(其一)》。诗中,诗人以汪汪陂量之家声起笔,赞扬黄虚中家族世代显赫且文学才华出众,堪为地方典范。接着,诗人感叹与黄虚中分别十年,岁月匆匆,两人都已头发斑白,但重逢之日,眼中仍充满青春活力。

诗人提到黄虚中剪短发后,姑且借道而行,暗示了生活的变故或旅途的艰辛;而自己则不寻常地追寻内丹之道,显得与众不同。最后两句,诗人通过月光穿过萝叶洒在风棂上的景象,寄寓古老文化的传承,希望黄虚中不要被繁琐的文书事务所牵累,保持心灵的自由和明亮,如同周天星辰般璀璨。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收录诗词(1494)

曹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世绩。宣和五年(1123),以荫补承信郎,特命赴进士廷试,赐甲科。靖康元年(1126),与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绢书,自燕山逃归。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书,请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营救徽宗。当权者不听,被黜。绍兴十一年(1141),宋金和议成,充报谢副使出使金国,劝金人归还徽宗灵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两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隐文集》、《北狩见闻录》等。他的诗比较平庸,但有几首使金诗颇值得注意

  • 号:松隐
  • 籍贯:颍昌阳翟(今河南禹县)
  • 生卒年:1098—1174

相关古诗词

久雨三首(其三)

一旬连夜雨,人物困泥中。

竹树侵书暗,横流趁路通。

灶烟薪更湿,檐溜耳难聪。

润逼衣襟重,何时日照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久雨三首(其二)

蚀馀仍苦雨,犹尔晦阳晖。

浩浩陂三尺,家家水半扉。

汩陈非佛意,昏垫盖天机。

祈恳须冥造,当仁要达微。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久雨三首(其一)

五月正阳月,何尝与雨期。

浃旬檐溜注,深夕水声驰。

古屋床床漏,苔墙堵堵隳。

子桑谁复饷,勾漏政须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小三侄远持兄嫂之命见访于荒寒寂寞中将归二诗为别(其一)

投老台山麓,松篁筑靓幽。

行年今七十,抚事几春秋。

但喜亲情话,难忘为小留。

山川烦跋履,事事见操修。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