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万仞白云端,经春雪未残。
夏消江峡满,晴照蜀楼寒。
造境知僧熟,归林认鹤难。
会须朝阙去,秪有画图看。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风光画面,诗人以精炼的笔触勾勒出峨嵋山的春日景色。"万仞白云端,经春雪未残"表明诗人在高耸的山峰之上,看到了尚未融化的春雪和如织的白云,这里“万仞”形容云层的深厚与绵密,而“经春雪未残”则描写了春天即将过去,雪也随之消融的情景。
"夏消江峡满,晴照蜀楼寒"进一步展现了季节的更迭和自然界的变换。到了夏季,山间的雪已经融化一空,而江河变得充盈;阳光普照之下,蜀中的楼阁仍旧带着凉意,这里“夏消”指示了季节的流转,“晴照蜀楼寒”则是对空间和气候的一种描写。
"造境知僧熟,归林认鹤难"这一句表明诗人对于自然环境有深刻的理解和感悟。这里“造境”可能指的是寺庙之类的地方,“知僧熟”则是说诗人对这些地方的了解如同寺庙中僧人的日常生活一样熟悉;而“归林认鹤难”则是在表达诗人对于自然界中某些事物(如鹤)的认识并不容易,需要静心观察。
"会须朝阙去,秪有画图看"最后一句透露出一种无奈和宿命感。诗人可能因为某种原因不得不离开这片美丽的山水,而只能通过绘画来回味这份美好。这里“会须”表达了时间上的必然性,“朝阙去”则是说诗人将要前往皇宫或朝廷的地方;而“秪有画图看”则是在强调,未来对于这次经历的记忆,只能通过画卷来回顾。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的艺术功力,也透露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怀和内心的情感波动。
不详
汉族。僖宗时进士,官都官郎中,人称郑都官。又以《鹧鸪诗》得名,人称郑鹧鸪。其诗多写景咏物之作,表现士大夫的闲情逸致。风格清新通俗,但流于浅率。曾与许裳、张乔等唱和往还。原有集,已散佚,存《云台编》
村落清明近,鞦韆稚女誇。
春阴妨柳絮,月黑见梨花。
白鸟窥鱼网,青帘认酒家。
幽栖虽自适,交友在京华。
春风用意匀颜色,销得携觞与赋诗。
秾丽最宜新著雨,娇饶全在欲开时。
莫愁粉黛临窗懒,梁广丹青点笔迟。
朝醉暮吟看不足,羡他蝴蝶宿深枝。
秘阁锁书深,墙南列晚岑。
吏人同野鹿,庭木似山林。
浅井寒芜入,回廊叠藓侵。
闲看薛稷鹤,共起五湖心。
奔走失前计,淹留非本心。
已难消永夜,况复听秋霖。
渐解巴儿语,谁怜越客吟。
黄花徒满手,白发不胜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