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容易肯人,难与共语。
竹篦头惜之如金,禅床角委之如土。
净覃知藏善知机,电光影里分宾主。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智愚对中国古代禅宗修行者"净覃藏主"的赞颂。诗中通过对比,表达了对藏主的复杂评价。"容易肯人"意指他易于接纳他人,具有慈悲心肠;"难与共语"则暗示他深邃的智慧难以言表,非寻常人所能轻易理解。"竹篦头惜之如金"比喻他对佛法的珍视如同黄金般宝贵,而"禅床角委之如土"则象征他在修行中能放下世俗之物,看淡一切。"净覃知藏善知机"赞扬他的内心清净,深谙佛法奥秘,"电光影里分宾主"则描绘他在禅定中的主体地位,仿佛在禅境中能洞察万象,如同闪电照亮黑暗。
总的来说,这首诗赞美了净覃藏主的智慧、慈悲和超脱,体现了禅宗崇尚的内敛与洒脱并存的精神境界。
不详
俗姓陈。16岁依近邑的普明寺僧师蕴出家。宝祐四年(1256年),在灵隐寺鹫峰庵受请入住庆元府阿育王山利寺。景定元年(1260年),入住柏岩慧照寺。五年(1264年),受诏住临安府净慈报恩寺。宋度宗咸淳元年(1265年),迁径山兴圣万寿寺。五年(1269年),卒,年八十五。为运庵禅师法嗣
晓听君臣庆贺时,六街如昼不曾迷。
普贤境界应垂问,手诏来时见紫泥。
天籁发中静,峰高远出云。
有来非眼听,无处足心闻。
蒲冷禅衣弊,窗虚月影分。
大功终不宰,纵尔自云云。
契翁来作济人舟,两岸青山浸碧流。
舞棹舷歌不到处,知心惟有老岩头。
神出鬼没,接响承虚。这一火络,邪法难扶。
互将鱼目作明珠,笑倒西天碧眼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