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和(其一)

断无小妾坐金鞯,且伴诸孙垦纸田。

天子尤尊方外者,少陵盛说饮中仙。

宫花毕竟非真色,朝菌安知有大年。

牧竖和声侬倡首,管他王后与卢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绝不会有侍妾坐在华丽的鞍鞯上,陪伴我的只是孙子们在耕种纸田。
天子尤其尊重那些超脱世俗的人,杜甫曾盛赞他们如饮酒中的仙人。
宫廷里的花朵毕竟不是真正的色彩,朝生暮死的菌类怎会理解长久的生命。
放牛的孩子们合唱,我引领着他们的声音,管他是王后的赞誉还是卢前的嘲笑。

注释

金鞯:华丽的马鞍垫。
垦纸田:比喻耕作于诗书之中。
方外者:超脱世俗的人。
饮中仙:指喜好饮酒、生活自由洒脱的人。
毕竟:终究,毕竟。
朝菌:朝生暮死的小虫,比喻寿命短。
牧竖:牧童。
倡首:领唱,引导。
王后:比喻权贵或赞誉。
卢前:卢照邻,唐代诗人,这里泛指他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克庄的作品,名为《三和(其一)》。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描绘宫廷生活的诗歌,其中融入了对过去盛世的一种怀念之情。

"断无小妾坐金鞯" 这句诗描写的是皇帝身边的小侍女坐在装饰华丽的马鞍上,给人一种贵族生活的奢侈感。"且伴诸孙垦纸田" 则展现了宫廷中人们消遣时间的方式,即使是小孩子,也是在玩弄着精致的纸制农田模型,这些都反映出当时宫廷生活的繁华与闲适。

"天子尤尊方外者,少陵盛说饮中仙" 中,“天子”指代皇帝,而“尤尊方外者”则是说皇帝对待远方来的宾客格外尊重。接下来的“少陵盛说饮中仙”,这里的“少陵”乃唐代诗人杜甫之别称,诗句通过引用古人的诗歌来赞美皇帝宴请宾客时的豪华气派,给人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

"宫花毕竟非真色,朝菌安知有大年" 这两句则带有一丝感慨。宫中的花朵虽然美丽,但终究不如自然界中真正的鲜花那样真实和持久,而“朝菌”即是指短暂的早晨露珠,它们不知何为“大年”,这里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对于现世繁华但又脆弱无常的感慨。

"牧竖和声侬倡首,管他王后与卢前" 最后两句则描绘了一种音乐会上的场景,“牧竖”即是古代的一种乐器,而“和声”则是指乐声和谐。诗人通过这种场景的描写,展示了宫廷生活中对艺术享受的追求,同时也反映出一种超脱世俗纷争的心境。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宋代皇帝及其家族成员在日常生活中的奢华与闲适,同时又不乏深沉的哲思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念。

收录诗词(4805)

刘克庄(宋)

成就

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经历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

  • 字:潜夫
  • 号:后村
  • 籍贯:福建莆田
  • 生卒年:1187~1269

相关古诗词

再次竹溪韵

聊为汤饼会亲宾,岂敢誇张堕地麟。

汝若上扳曾大父,翁堪下见我先人。

善和书即传家宝,儒行篇方聘席珍。

莫遣父兄被嗤笑,金根谬改作金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再次竹溪韵三首(其三)

小词落拓逼希真,未典春衣未是贫。

穷肯磷缁久幽操,老犹熏沐不赀身。

营巢燕熟飞来旧,脱裤禽痴唤著新。

蜀口尘清江浪白,息头重作太平人。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再次竹溪韵三首(其二)

健笔当年奡可排,岂知老挟病俱来。

芋梨煨熟曾分啖,榾柮烧残共画灰。

伏壁尚堪传学者,虞廷犹记和康哉。

向时同辇诸君子,输与村翁早乞骸。

形式: 古风

再次竹溪韵三首(其一)

谁云子建卷波澜,诗到黄初最可观。

无奈中衰变风起,不应例作晚唐看。

煎胶粘莫教春去,秉烛游谁管夜阑。

纵有閒愁天样大,此翁烂醉不相干。

形式: 古风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