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夜坐观书》由宋代诗人张守所作,描绘了诗人深夜独坐,手握古书,内心情感复杂的情景。
首句“青灯只影夜迢迢”描绘出夜晚的漫长与孤寂,青灯下只有诗人的身影相伴,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凄凉的氛围。次句“赖有尘编洗郁陶”,诗人借助阅读古书来排解内心的愁闷,表现出书籍对于心灵慰藉的重要性。
接着,“此事长惭作吏废,少功又笑为儒劳”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无奈与对学术追求的执着。他自责于因公务繁忙而无法专心读书,同时也对儒家学者的辛勤付出表示理解与自嘲,流露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感慨。
“行藏老骥思千里,用否九牛亡一毛”则运用比喻手法,将自己比作渴望驰骋千里的老马,以及对个人价值与社会贡献的思考。前者表达了对自由与实现抱负的向往,后者则体现了对个人命运与社会价值关系的深刻洞察。
最后,“端为鲈鱼挽幽兴,拟飞烟艇破秋涛”两句,以“鲈鱼”象征对故乡和自然生活的向往,诗人想象自己驾着轻舟,在秋日波涛中寻找内心的宁静与自由。这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也反映了其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活与理想的复杂心态,以及对知识、自由和自然之美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