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曾天猷赠知宗赵端礼展钵诗

几人能信见前因,满意肥甘豢色身。

曾是鼎钟华贵胄,肯同瓶钵苦空人。

招呼善友明初地,降伏心魔净六尘。

翻笑花间沾醉客,空看高冢卧麒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讽刺的手法,展现了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与批判。首句“几人能信见前因”,提出疑问,暗含对人们忽视因果报应观念的批评。接着,“满意肥甘豢色身”一句,以形象的语言描绘了贪图口腹之欲、沉溺于享乐的生活方式,暗示这种行为最终将导致恶果。

“曾是鼎钟华贵胄,肯同瓶钵苦空人”两句,通过贵族与僧侣的对比,强调了不同生活选择带来的不同命运。贵族曾经显赫,却不愿接受僧侣的清苦生活,表达了对追求物质享受而不顾精神修养的讽刺。

“招呼善友明初地,降伏心魔净六尘”则倡导与善良的朋友交往,净化心灵,去除内心的杂念,追求精神上的纯净与宁静。这不仅是对个人修行的指导,也暗含了对社会风气的期待,即人们应该追求更高尚的精神生活。

最后,“翻笑花间沾醉客,空看高冢卧麒麟”两句,通过讽刺那些在花丛中醉生梦死的人,以及对已逝贵族的冷嘲热讽,表达了对当下社会中沉迷于短暂快乐、忽视长远价值的批判。同时,也提醒人们,即使曾经辉煌的人物,最终也难逃时间的侵蚀,化为尘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鲜明的对比和深刻的讽刺,不仅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现象的观察与思考,也体现了其对道德、精神生活的重视与追求。

收录诗词(134)

张守(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德远枢密初召赴经筵

长驱敌骑傍淮淝,又是忠贤许国时。

扶义东吴回日毂,宣威西蜀正参旗。

暂逢贝锦辞黄阁,却续金华上赤墀。

联事乌台馀病骨,仰看麟阁写英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舍弟寄和送行诗有倦游之叹因勉之

几年头角翳蒿莱,今日宁辞尽一杯。

好向明时聊自试,莫缘荒径忆归来。

白头休叹从人后,青眼多应为汝开。

老去岂堪频作恶,风帆目断首空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和人晚秋白菊

漙漙清露洗残妆,静倚疏篱暗吐芳。

不逐黄花候秋节,笑看殷叶陨风霜。

寒潭谁致南阳种,晚景宜登靖节堂。

我对冰姿赓雪唱,骑骡无计度飞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游凤池寺

凤去池荒今几年,碧梧翠竹故依然。

鸣檐流水涓涓下,排闼群山衮衮前。

幸有清风继莲社,不堪斜日近虞渊。

归途满眼春耕了,劝课无功愧力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