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新萍四首(其四)

水调新歌听处真,一番意绪惜芳辰。

剧怜点点临风碎,生怕纤纤贴镜频。

泛沚有痕才著色,衬花无力漫成茵。

最难年少江湖客,未见前朝送别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新萍在水中的形态与情感,充满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首句“水调新歌听处真”,仿佛诗人正倾听水面上新萍生长的声音,这声音是如此真切,引人入胜。接下来,“一番意绪惜芳辰”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之情,芳辰即美好的时光,诗人通过“惜”字,流露出对时间流逝的惋惜。

“剧怜点点临风碎,生怕纤纤贴镜频。”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新萍在风中摇曳的姿态,以及它与水面的互动。诗人用“怜”和“怕”两个字,赋予了新萍以情感,表现出对它的喜爱与保护之心。“点点”形容新萍的细小,“临风碎”则展现了它们在微风中的轻盈破碎之美;“纤纤”形容新萍的细长,“贴镜频”则暗示了新萍在水面的倒影频繁变化,如同镜子般映照着时光的流转。

“泛沚有痕才著色,衬花无力漫成茵。”这两句继续描绘新萍与环境的和谐共生。新萍在水底留下了痕迹,才有了色彩的显现,这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描述,也隐喻了生命与环境相互依存的关系。而“衬花无力漫成茵”则描绘了新萍在花丛中铺展成一片绿茵,为春天增添了一抹生机。

最后,“最难年少江湖客,未见前朝送别人。”这两句将主题升华,将新萍的短暂与美丽与人生中的离别相联系,表达了对青春易逝、时光无情的感慨。江湖客指的是漂泊的人,前朝送别人则暗示了历史的更迭与人生的无常。这两句既是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生命意义的探索,语言优美,情感丰富,是一首富有哲思的佳作。

收录诗词(632)

许传霈(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四月十日偕叔兄四到云巢

四度看山到上方,天教南北任徜徉。

相逢斑白人忘杖,得饱烟霞酒谢觞。

宿雾团成郊树绿,和风吹满野花香。

莫嫌此后题诗懒,倚竹当空刻树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归安俞烈妇吟为艺林作

延陵有淑女,少小住双溪。

嫁为俞氏妇,生年才及笄。

奉亲尽色养,相夫道无违。

乡党称闺范,德曜本齐眉。

前年涉海上,中馈事优为。

次年返故里,井臼独操持。

何天丧所天,病骨常不支。

参茸投罔效,鸾凤忽分飞。

虚占熊蛇梦,三索复不齐。

留此未忘身,罂罂将焉依。

归家别阿父,有孙弄含饴。

堂上拜阿翁,犹子养可资。

安用长独活,忍不去生埋。

含泪不能语,愿以生死辞。

一勺鸩羽毒,甘之如渴饥。

八月十二日,从容就义时。

同梦九年速,殉身三宿迟。

泉台当有路,夫妇唱与随。

我闻阿母贤,捐躯行无亏。

又闻其姑沈,赴难视如归。

渊源推所自,根本茁非歧。

精诚达地下,默鉴共在兹。

辉煌增绰禊,题表重纶丝。

为歌烈妇烈,遍闻浙水西。

形式: 古风

咏松花(其一)

不独浓阴当夏凉,枝头蕊发几多长。

原知未入时花样,却好翻成古色香。

筛月粉移桐乳白,含霜晴散木棉黄。

坚心宥把诗脾洗,和露餐馀齿颊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咏松花(其二)

满听鸣涛历乱栽,非红亦似雨飘来。

偶飞僧舍拈藤壁,閒与仙人埽石台。

翠傍金浮龙甲动,声随子落鹤粮猜。

佐他竹叶新醅熟,林外无风洒酒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