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武昌

四时常不极,一棹况无涯。

击汰天疑路,停桡水是家。

危洲行处直,远郭望中斜。

沙势衔山影,波光荡日华。

芦明空岸雪,叶乱晚陂霞。

稍辨武昌树,初飞梦泽鸦。

客愁增湍驶,楚色满蒹葭。

欲访河干叟,林端见古槎。

形式: 排律 押[麻]韵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李敬的《过武昌》描绘了四季如一的长江景色,以及诗人乘舟过江时的感受和所见景象。首联“四时常不极,一棹况无涯”写出了江面辽阔,四季景色似乎没有尽头。颔联“击汰天疑路,停桡水是家”通过描绘江水拍打船桨,仿佛天路难寻,而江水又像是归宿,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未知的探索和对家乡的依恋。

颈联“危洲行处直,远郭望中斜”描绘了江中的险峻小洲和远处城郭在视线中的变化,富有动态感。接着,“沙势衔山影,波光荡日华”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沙滩映衬山影,波光粼粼中反射着日光的美景。

“芦明空岸雪,叶乱晚陂霞”运用比喻,将芦苇比作白皑皑的雪,晚霞映照下的树叶则显得纷乱如霞,展现出傍晚江边的宁静与绚丽。尾联“稍辨武昌树,初飞梦泽鸦”点出诗人已能辨认出武昌的树木,同时注意到江面上初飞的乌鸦,增添了旅途的孤独与远方的期待。

最后两句“客愁增湍驶,楚色满蒹葭”,诗人将自己的客愁比作江水的湍急,而满眼的楚地景色和芦苇,则寓含了深深的思乡之情。结尾提到想要拜访河边的老者,却只能在林梢遥见古木,流露出淡淡的遗憾和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过武昌时的自然风光,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体验,展现了清人对山水的深情和对人生的感慨。

收录诗词(10)

李敬(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洞庭望月

好风临湖水,清光不可分。

有天涵万象,无地点微云。

邻笛声相应,仙舟影绝群。

如何风外雁,偏向夜深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春晚

春晚草萋萋,流莺不住啼。

酒醒亭午后,人忆秣陵西。

愁绪散还结,月花高复低。

缄情书札在,珍重更封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青溪曲

十里青溪半藕花,亭台相向夕阳斜。

小姑不解伤心事,夜夜月明来浣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过准提庵用退之韵

桧柏秋阴石路微,荒园草长残蝶飞。

老僧学佛兼学圃,豆花雨渍豆叶肥。

我来踏穿狮子窟,绳床尘满坐者稀。

所须月米才半钵,黄菜扑面劬朝饥。

去年屋破雪堆席,今日墙欹风打扉。

睡汉世法且不贯,纵施广舌何霏霏。

龛前大士漫千劫,门外枯松径十围。

随便趺坐即起去,休留棘刺横牵衣。

快哉白云如奔马,兀突那复为人鞿。

形式: 古风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