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古

平原一遗老,九重未知名。

临危观劲节,相视胆为惊。

折陊犹举手,吁天闵无成。

九陨期报国,万古犹光晶。

亦有布衣人,烈烈死弥贞。

回风惜往日,辉映岂独清。

滔滔肉食辈,泚颡徒吞声。

我闻同志士,野祭激高情。

配享遗斯人,忧心每如酲。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翻译

一个孤独的老者在平原上,朝廷中无人知晓他的名字。
面临危难时,他展现出坚韧的节操,彼此对视,连胆都为之震惊。
即使身处困境,他还试图伸出手,向上天哀叹未能有所成就。
他期待多次牺牲以报效国家,他的精神永远光辉照人。
也有平凡百姓,以炽热的忠诚直至生命最后一刻。
回想起过去的时光,他的光辉并非仅限于清高。
那些权贵之人,面对他的事迹只能羞愧地沉默。
我听说那些志同道合的人,野外祭祀时情感激昂。
他们希望能与这位先贤共享祭祀,心中常感悲痛如酒醉。

注释

遗老:孤独的老者。
九重:指朝廷高层。
劲节:坚韧的节操。
胆为惊:胆都被他的气节所震慑。
折陊:困境。
吁天:向上天哀叹。
九陨:多次牺牲。
光晶:光辉照人。
布衣人:平凡百姓。
野祭:野外的祭祀活动。
配享:共享祭祀。
忧心:悲痛的心情。
如酲:如醉酒般痛苦。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乡间的老者,他虽然年岁已高,但对于国家的忠诚和关心依旧如故。诗中通过对比老者的平静与世事的喧嚣,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精神境界的赞美。

"平原一遗老,九重未知名" 从这两句可以看出诗人的叙述角度,从一个普通的乡间老人开始讲起,他不以权位显赫著称,但他的内心世界却充满了对国家深沉的关切。

"临危观劲节,相视胆为惊" 这里描写的是老者在国家多难之际,依然能够保持坚定的意志和节操,而周围的人们则因为恐惧而内心颤抖。

"折陊犹举手,吁天闵无成" 即使到了年迈之时,这位老者仍旧伸出双手向天祷告,表达他对国家的期望和愿景,虽然未能实现,但他的心志却始终如一。

"九陨期报国,万古犹光晶" 这里强调了老者的忠诚之心,如同高山一般坚固,即便是过去的事情,他的心中依旧闪耀着不灭的光辉。

接下来的几句 "亦有布衣人,烈烈死弥贞。回风惜往日,辉映岂独清" 描述了还有其他同样忠诚的人,他们即使身穿普通的布衣,但在面对死亡时也能保持坚贞不屈。而诗人对于这种精神状态感到惋惜,并且认为这样的光辉历史,不应仅属于某个人的清高。

"滔滔肉食辈,泚颡徒吞声" 这两句描写了世间的喧嚣与混乱,与老者和布衣人那样的坚定形成对比。他们虽然身处这样的环境,但依然保持着自己的声音和立场。

最后几句 "我闻同志士,野祭激高情。配享遗斯人,忧心每如酲" 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些忠诚之士的敬仰之情,他们在自然界中进行简单的祭祀,以此来表达对他们的怀念和尊崇。诗人的内心充满了忧虑,每当想到这些先辈,心中的感慨便如醉酒一般涌现。

这首诗通过对比老者与世俗、忠诚与喧嚣,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精神追求和对古代忠烈之士的崇敬。在宋代文人中,对这种精神状态的赞美颇为常见,这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道德模范和英雄人物的渴望。

收录诗词(2)

吴思齐(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望江南/忆江南

今夜永,说剑引杯长。

坐拥地炉生石炭,灯前细雨好烧香。呵手理丝簧。

君且住,烂醉又何妨。

别后相思天万里,江南江北永相忘。真个断人肠。

形式: 词牌: 忆江南

天柱峰

孤峰斗绝矗云浮,俯视群山若蚁丘。

倚住东南天一角,笑它芑国谩多忧。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翠蛟亭

苍崖决水下雷霆,掉尾蜿蜒不暂停。

榜作翠蛟犹未称,不如唤作舞蛟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青]韵

云根石

白云触石起油然,倏忽从龙遍九天。

多谢丰隆留一叶,至今遗迹在岩前。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