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塞曲二首(其一)

路绕飞狐西,心与大刀折。

鼓声断重围,斜日阴山雪。

阵云随草低,杀气傍城结。

何人哭辽水,水上青怜灭。

边色寒苍茫,老将节旄绝。

胡马蹄足高,踏冰如踣铁。

露宿黄沙戍,哀笳增哽咽。

征人半未归,分甘死饥渴。

家山常在眼,莫念经年别。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边塞战争的残酷景象和士兵们的艰苦生活。开篇“路绕飞狐西,心与大刀折”以路途的艰难和战士内心的坚韧起笔,暗示了战争的激烈和战士们不屈的精神。接着,“鼓声断重围,斜日阴山雪”通过生动的场景描写,展现了战场上的紧张气氛和自然环境的恶劣。

“阵云随草低,杀气傍城结”进一步渲染了战场的恐怖氛围,云随草低仿佛预示着即将到来的战斗,而“杀气傍城结”则直接描绘了战争的血腥与死亡的气息。接下来,“何人哭辽水,水上青怜灭”通过一个假设的情景,表达了对战死者无尽的哀悼和对生命的惋惜。

“边色寒苍茫,老将节旄绝”描绘了边疆的荒凉景象和老将的英勇与孤独,即使在这样的环境下,老将依然坚守岗位,显示了军人的忠诚与牺牲精神。“胡马蹄足高,踏冰如踣铁”通过对比胡马的勇猛和冰面的坚硬,再次强调了战场的残酷。

“露宿黄沙戍,哀笳增哽咽”描述了士兵们在野外露宿的艰苦生活和他们内心的痛苦,哀笳的声音更增添了悲凉的气氛。“征人半未归,分甘死饥渴”表达了对未能归家士兵的同情,以及他们在饥饿和干渴中仍愿意为国捐躯的决心。

最后,“家山常在眼,莫念经年别”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长期分离的无奈,同时也传递出一种坚定的信念,即无论身处何地,心中始终怀揣着对家的思念和对国家的忠诚。整首诗通过对战争场景的细腻描绘,深刻反映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和牺牲,以及士兵们对国家的忠诚与奉献精神。

收录诗词(40)

孙伟(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出塞曲二首(其二)

军人莫采芑,佳人莫梦兰。

采芑地不生,梦兰徵验难。

即戎有简书,内私置若干。

城边戈可枕,塞上雪可餐。

寄衣是何日,缩肉且忍寒。

烽火时一红,泪落山鬼间。

重气自轻生,而暇忧摧残。

君看交河水,万马饮不乾。

愿河向东流,东流近长安。

形式: 古风

同养斋游慧力寺

禅房闭幽阒,依依近寒城。

江光动林景,岩雾迥阴晴。

日宴远山出,新松差长成。

客来僧自起,坐久钟亦鸣。

窈窕竹廊静,时复兰烟轻。

眷此同年友,暂驻车马荣。

契阔慰初展,语散情复萦。

法侣喜相偶,煮茶支跛铛。

碧瓯濯孤兴,起爱缘云行。

憩涧悦佳树,冷飙徐有声。

且复一欢酌,放歌沧浪清。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登毗卢阁

秋意集高栏,夕阳澹群壑。

飞云在襟袂,语笑应寥廓。

林响吹霜气,时见一叶落。

川帆去前浦,烟鸟回丹阁。

素怀尘外想,及此静中乐。

俯仰易为陈,溪山宛如昨。

登临亦是梦,感叹空悠邈。

黄花昧节候,冷露浮青萼。

抚花聿申写,作诗解禅缚。

形式: 古风

小画二首(其一)

古人翳深壑,孤云时往还。

嵓花与药蔓,无人终日閒。

泉响落林曙,有路穿其间。

未觉前山夕,悠然还入山。

形式: 古风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