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行三章(其一)

桂棹兮兰桨,溯流兮沿洄。

天迥兮空明,湍激兮声哀。

水落兮石出,路转兮溪回。

鸥飞兮山净,鱼戏兮藻开。

淹留兮何为,盍赋兮归来。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翻译

划着桂木做的船桨,逆流而上,沿着曲折的水道前行。
天空辽阔,水面清澈透明,水流湍急,发出悲哀的声音。
水位下降,露出石头,道路转弯,溪流回环。
海鸥飞翔,山峦洁净,鱼儿在水草间嬉戏,水草舒展。
为何长久停留?何不吟诗作赋,然后回家呢?

注释

桂棹:桂木做的船桨。
兰桨:兰花装饰的船桨。
溯流:逆流而上。
沿洄:沿着弯曲的水道。
天迥:天空辽阔。
空明:清澈透明。
湍激:水流湍急。
声哀:声音悲哀。
水落:水位下降。
石出:石头露出。
路转:道路转弯。
溪回:溪流回环。
鸥飞:海鸥飞翔。
山净:山峦洁净。
鱼戏:鱼儿嬉戏。
藻开:水草舒展。
淹留:长久停留。
盍:何不。
赋:吟诗作赋。
归来:回家。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面,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以及旅途中的感悟。

“桂棹兮兰桨,溯流兮沿洄。”开篇便以桂树和兰花作为引子,设置了一种清新脱俗的意境。桂棹指的是船桨,而兰桨则是用兰草制成的桨,这里既形容了船只在水面上的动态,也暗示着一种高洁的情操。

“天迥兮空明,湍激兮声哀。”接着描绘了天气的清朗和河流的湍急,这里的对比强烈,突出了自然界中力量与静谧的对立统一。"声哀"则让人感受到水流冲击岩石时所发出的悲壮声音。

“水落兮石出,路转兮溪回。”这里描述了山间溪流的曲折和水流冲刷下的石头,给人以时间流逝与自然力量不断塑造世界的感觉。"路转兮溪回"则表现了溪流蜿蜒曲折的特点。

“鸥飞兮山净,鱼戏兮藻开。”诗人通过描写鸟儿在山间自由飞翔和鱼儿在水中嬉戏,以及水中的藻类植物的生长,展现了一个生机勃勃的自然界。

“淹留兮何为,盍赋兮归来。”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对于停留的反思和对归来的期待。"淹留兮何为"表达了一种不舍的感情,而"盍赋兮归来"则透露出一种对远方、对家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深切感悟以及旅途中的情感流转。

收录诗词(204)

刘学箕(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卒年均不详(约公元1192年前后,即宋光宗绍熙时期在世),刘子恽之孙。生平未仕,但游历颇广,曾“游襄汉,经蜀都,寄湖浙,历览名山大川,取友于天下”(本集陈以庄跋)

  • 字:习之
  • 籍贯: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

相关古诗词

余少日不能持养志气所暴多矣迩来方喜问学之有益也近筑小楼藏书楼之下建堂名曰养浩七客落成以善养吾浩然之气分韵得气字

吾非北宫黝,挫若挞诸市。

吾非孟施舍,量虑三军畏。

一堕刺客流,一入力战士。

知一不知二,遂与圣贤异。

周孔得其传,伟哉孟轲氏。

讲明不动心,因问发奇秘。

气壹则动志,志一则动气。

浩然得所寄,知言有深味。

嗟予笃学心,一暴十寒废。

立志苦不早,少岂达兹义。

所适昧善恶,几溺彼功利。

事情更历多,晚乃能自砺。

日用根本原,至大至刚意。

馁然行有慊,何谓塞天地。

服膺先格言,造次颠沛是。

形式: 古风

吾庐寓言

五峰之山环吾庐,五峰之水清溜渠。

山水可乐情可娱,五亩之宅奠厥居。

清湖列嶂开坐隅,白沙峨峨烟岫铺。

崇山梅岭豁望眼,高门堇阜联襟裾。

况当春晚积雨馀,绿褥翠叠青珊瑚。

桑麻满路人意好,鸣禽上下声相呼。

迨今八月九月初,枫林隔水红凋疏。

秋场稻熟听蓬朴,小槽新酿倾真珠。

昨宵一雪飞璠玙,远山近山光凝酥。

群峰突兀不敢觑,银壁照耀天鬼涂。

千金不须买画图,丹青纵有画不如。

风景万态朝昏殊,天成此画人难摹。

蹊荒圃废几朝夕,一日筑居天赐予。

四时游观心良舒,考槃在阿归来乎。

乃歌曰:采于园兮篮有蔬,钓于水兮筐有鱼,余之弗欢兮其谁之欢欤。

又歌曰:惠风清兮出有车,芸香芬兮读有书,余之弗乐兮其谁之乐欤。

形式: 古风

杨户曹用外舅二诗韵见寄和以酬之(其一)

得不知所止,泛然乘风船。

正大辱启蒙,似欲驾我仙。

大哉周孔心,异彼祇漆园。

讲月琢以磨,岂在耘人田。

形式: 古风

杨户曹用外舅二诗韵见寄和以酬之(其二)

切问而近思,进进在不已。

流光驹过隙,迁变一弹指。

道大无津涯,讵作井蛙喜。

公私义利分,亦各从其类。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