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春江小景图

小艇无人载绿阴,白鸥门外笋成林。

不知多少山中雨,染得一江春雨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黄清老的《题春江小景图》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生动的春江景色。诗中以小艇、绿阴、白鸥和春雨为元素,构建了一个充满生机与和谐的画面。

首句“小艇无人载绿阴”,描绘了春日里江面上的小艇,空无一人,静静地漂浮在一片浓密的绿荫之中,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悠然的氛围。这里的“绿阴”不仅指水面的倒影,也暗含了岸边树木的绿意盎然,为画面增添了几分生机。

接着,“白鸥门外笋成林”,通过白鸥与竹笋的对比,展现了江边的另一番景象。白鸥飞翔于天空,象征着自由与灵动;而门外的竹笋则呈现出勃勃生机,仿佛是大自然的生长力量的体现。这一句通过两种不同的生命形态,展现了春日的活力与希望。

后两句“不知多少山中雨,染得一江春雨深”,将视线从江面转向了远处的山脉。春雨绵绵,滋润了大地,使得江水也变得深邃而富有生命力。这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春雨赋予了色彩,形象地表现了雨水对江水的影响,同时也暗示了春天的雨季给大地带来的生机与变化。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春江小景的美丽画卷,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好与和谐,也蕴含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收录诗词(85)

黄清老(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钱塘怀友

舟泊风林一雁声,白蘋红蓼共思君。

月明江水多于海,雨后秋山碧似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登福山遇僧偶出二首(其一)

欲叩禅关未有诗,满山空翠湿人衣。

竹间倚杖到西日,试问白云归未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登福山遇僧偶出二首(其二)

鹫岭云深杖屦幽,竹风松影共悠悠。

何人分得僧家榻,坐看南山一片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赠江玉成

千里还家独抱琴,象山杳在白云林。

晚寒莫厌江东路,人倚梅花雪意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