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祀先还鄱阳简崔氏契家》是元代诗人叶兰所作,通过祭祀祖先的场景,表达了对家族传承、忠孝、友情以及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
首联“再拜先灵奠酒殽,摄尊行事痛咆哮”,描绘了祭祀时庄重的仪式感,通过“再拜”、“奠酒殽”和“摄尊行事”的动作,展现了对祖先的尊敬与怀念。其中“痛咆哮”一词,可能寓含了对家族历史的感慨,以及对逝去亲人的深切哀思。
颔联“自怜养子当乌哺,谁料为家类鹊巢”,运用了乌鸦反哺和喜鹊筑巢的典故,形象地表达了对子女成长与家庭责任的思考。乌鸦反哺象征着子女对父母的孝顺,而喜鹊巢则暗示了家庭的和谐与繁衍。这两句诗在对比中,既赞美了家庭的温馨与传承,也暗含了对现实与理想之间差距的反思。
颈联“忠孝每从危难出,朋游须向死生交”,强调了在困难时刻忠孝精神的重要性,以及在生死考验中友情的真挚。这两句诗揭示了人性在极端情况下的光辉表现,同时也提醒人们珍惜身边的人际关系。
尾联“莫誇春色遍桃李,拟托寒梅守冻梢”,以自然界的景象为喻,表达了对人生短暂与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春色遍野的桃李象征着生命的繁荣与青春的美好,而寒梅独守冻梢则寓意着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对高洁品质的追求。这一联诗在对比中,既是对自然现象的描绘,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深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祭祀场景的描绘,以及对家族、忠孝、友情和人生哲理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和对传统文化价值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