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江府判游阳华江丈□春间携家再来

尘外非无境,壶中自有天。

从来招别驾,于此漱寒泉。

铭已得元结,记须烦子年。

重游知更好,出谷趁莺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尘世之外并非没有美好的境界,壶中的世界自有一片天
一直以来都邀请你来作客,这里可以品尝清冷的泉水
我已经刻下了元结的名字,还得麻烦你帮我记录下这次游历
再次来访必定更佳,趁着山谷中的黄莺迁徙

注释

尘外:世俗之外,指超脱尘俗的地方。
壶中:指隐居或想象中的仙境。
招别驾:邀请有才能的人来做伴。
漱寒泉:用泉水漱口,象征清心寡欲。
元结:古人名,此处可能代指友人或前人的事迹。
子年:你的年份,此处可能指记录在册。
重游:再次游览。
莺迁:鸟儿迁徙,常用来比喻人才的流动或升迁。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李长庚的作品,题为《次韵江府判游阳华江丈□春间携家再来》。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表达作者对自然美景和人生境遇感慨的诗作。

“尘外非无境,壶中自有天。”这两句意在表达诗人超脱世俗纷争的心态,即使身处红尘之中,也能找到内心的宁静与自由,就像一个小小的壶中也能映射出一片天空。

“从来招别驾,于此漱寒泉。”这里描绘了诗人选择一条不同的道路,与众不同,在这清凉的山泉中洗涤尘埃。

“铭已得元结,记须烦子年。”诗人提到已经刻下重要的承诺或约定,并且还要记住那些年轻时的烦恼,这两句表达了对过去经历和未来期许的情感体验。

“重游知更好,出谷趁莺迁。”这两句则写诗人再次游览这些美丽景色时,对自然之美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从山谷中出来,赶上那些飞行的燕子,体现了一种超脱与自由的生活状态。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人生境遇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于生命、自然以及精神世界的深刻理解和情感寄托。

收录诗词(18)

李长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乙丑仲冬自宁远来游阳华

沿崖渡水六七里,划见幽岩画屏倚。

却蹑长虹信步行,下瞰浅清皆脚底。

漫郎泉石之董狐,妙语品题良不诬。

千岩万壑果何似,吾家九疑真不如。

形式: 古风

长庚绍兴十九年七月十九日尝游阳华后十有二年复以是月是日从乡曲诸公再到岩下感今追昔因成十韵

阳华近七里,不到馀十年。

乃知声名锁,能障山水缘。

今日与邻曲,胜游追斜川。

瘦藤穿荦确,一叶弄潺湲。

岩扃隐翠竹,梵宇净青莲。

一笑蹑飞虹,毛骨清欲仙。

婆娑宝璎珞,放浪玉壶天。

曲肱卧盘石,涤耳听流泉。

片云飞雨来,更觉秋凛然。

酒尽与归去,千林昏暝烟。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绍熙甲寅五月十七日从令尹张济之早饭狮子岩晚饮阳华岩夜阑乘月泛舟而归(其三)

雨馀山色媚晴晖,无事孤云自在飞。

坐到黄昏尤不恶,载将明月满船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桃源

商山四老人,避世还出世。

桃源独终隐,坐看日月逝。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霁]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