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平江韩子师侍郎见寄三首(其一)

自古四愁湘水深,谁将城郭启山林。

有情碧嶂团栾绕,无数朱楼缥缈临。

蚺鼓揭天惊客坐,象鍪航海厌蛮琛。

三千客路长安远,故旧书来直万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翻译

自古以来湘江水深沉,是谁开启山林建起城郭。
翠绿的山峦深情环绕,无数红楼若隐若现靠湖边。
巨大的鼓声震撼天际,令过客惊醒,大象战舰航行,厌倦了异域珍宝。
踏上三千里的旅途去往长安遥远,只因老友的信件价值连城。

注释

自古:从古至今。
四愁:四种忧愁。
湘水:湘江。
深:深邃。
谁:何人。
将:使得。
城郭:城市和城墙。
启:开辟。
山林:山野。
有情:充满情感。
碧嶂:青翠的山峰。
团栾:环绕。
朱楼:红色的高楼。
缥缈:若隐若现。
临:靠近。
蚺鼓:巨鼓。
揭天:响彻云霄。
惊客坐:使过客震惊。
象鍪:象牙制成的战盔。
航海:海上航行。
厌:厌倦。
蛮琛:异域珍宝。
三千:极言路途遥远。
客路:旅途。
长安:古代中国的首都,这里指长安(今西安)。
远:遥远。
故旧:老朋友。
书来:来信。
直:价值。
万金:极言其贵重。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范成大的作品,题为《次韵平江韩子师侍郎见寄三首(其一)》。诗中,诗人以湘水的深远和自然景观起笔,暗示历史的悠长与山水的魅力。"自古四愁湘水深",传达出一种深沉的历史感慨,湘水的深邃象征着世事的沧桑。

接下来,诗人描绘了山林中的美景,"谁将城郭启山林",暗示有人或历史的力量改变了自然的原始面貌,营造出城市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画面。"有情碧嶂团栾绕,无数朱楼缥缈临",通过生动的色彩和动态的意象,展现出山峦环抱、楼阁隐现的诗意景象。

"蚺鼓揭天惊客坐",运用夸张手法描绘鼓声震天的壮丽场景,可能是在赞美某种庆典或军事活动的壮观。"象鍪航海厌蛮琛"则描绘了海上的壮志豪情,象牙制成的战盔航海,显示出对异域珍宝的不屑,体现了诗人的豪迈气概。

最后两句"三千客路长安远,故旧书来直万金",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以及收到书信的珍贵,"三千客路"象征着距离遥远,"故旧书来直万金"则强调友情的深厚和书信的价值。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湘水为背景,融合了自然景色、历史变迁和人的情感,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和深沉的情感。

收录诗词(2044)

范成大(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南宋诗人。谥文穆。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了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 字:致能
  • 号:称石湖居士
  • 籍贯: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
  • 生卒年:1126-1193

相关古诗词

次韵平江韩子师侍郎见寄三首(其二)

灵泉杖屦浙江头,经济长怀尚典州。

堂上读书朝气爽,台前呼月海光浮。

交情尺素勤双鲤,笔力枯松挽万牛。

已把三章翻乐府,为君击节变蛮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次韵平江韩子师侍郎见寄三首(其三)

前年冲雪过双溪,风帽泥鞯骑吹随。

烂醉依前逢锦瑟,好音惟是欠黄鹂。

功名未试玉璜玦,离别频倾金屈卮。

畴昔北征烦吉梦,南征合有梦归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次韵正夫游王园会者六人

丘园窈窕复崎岖,草木生香景倍殊。

花下百杯齐物我,云边一眼尽江湖。

不知朱户趑趄者,能胜青山放浪无。

六逸萧然真可画,为君题作竹溪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次韵边公辨

错落参旗罥竹梢,柴荆临水闭蓬蒿。

春风吹晓玉蟾堕,秾露洗空银汉高。

双鹊绕枝应也倦,一蛩吟壁已能豪。

新秋只合添诗兴,莫学潘郎叹二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