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先生

白云先生面如铁,一片良心似明月。

腹中和气如春阳,齿下清风欲为雪。

群儿走马正欢欢,先生高躅方寻山。

嵩山泰山俱有约,先访王乔后陈抟。

浮丘严驾欲迎子,玉女整衣开瑶关。

山中自是逍遥家,手磨红蕊生龙霞。

鼎中气焰成何物,不炼黄金炼丹砂。

明月一声何处啸,但觉半夜鸾凤叫。

猿不敢号虎不鸣,一夜清风生万窍。

此路高深易迷错,只见先生一双脚。

山中不似俗人家,有客但寻猿与鹤。

西峰犹有秦宫女,身上乱毛如鸟羽。

秦时人事不忍闻,若见斯人莫与语。

先生何以遗时人,先生有语醇乎醇。

莫分巧拙与强弱,莫将外物成天真。

岂不见北邙山下狐狸窟,掘出枯骸与陈骨。

其閒岂无乡原人,其閒岂无强梁物。

强梁物,乡原人,当时尔等空纷纷。

后来之事竟何如,不及痴儿醉梦之浮云。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为“白云先生”的隐士形象,通过生动的比喻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他高尚的品德、超凡脱俗的生活态度以及对自然界的深刻理解。

首句“白云先生面如铁,一片良心似明月”,以“面如铁”形容其外表的坚毅,而“一片良心似明月”则赞美了他内心的纯洁与光明,如同清澈的明月照亮黑暗。这种对比手法,突出了白云先生内在与外在的和谐统一。

接着,“腹中和气如春阳,齿下清风欲为雪”两句,进一步描绘了白云先生的内在气质。腹中的和气如同温暖的春阳,给人以舒适与希望;而齿下的清风,仿佛即将凝结成洁白的雪花,象征着他的言行举止中蕴含的纯净与高洁。

“群儿走马正欢欢,先生高躅方寻山”则通过对比,展现了白云先生与世俗儿童的不同生活状态。孩子们在追逐嬉戏,而白云先生却在山中寻找心灵的归宿,追求精神的自由与宁静。

“嵩山泰山俱有约,先访王乔后陈抟”表明白云先生有着远大的志向和独特的修行计划,他计划先拜访传说中的仙人王乔,再与另一位著名的道家陈抟交流,体现了他对道家文化的深入理解和追求。

接下来的几句“浮丘严驾欲迎子,玉女整衣开瑶关”描述了白云先生在山中生活的神秘与浪漫,仿佛他与仙界有着不解之缘,能够得到仙人的接引与玉女的照顾。

“山中自是逍遥家,手磨红蕊生龙霞”则强调了白云先生在山中的自在生活,他亲手培育的花朵绽放出绚丽的光芒,如同龙的云彩,象征着他的生活充满了诗意与美好。

“鼎中气焰成何物,不炼黄金炼丹砂”表达了白云先生对物质世界的淡泊,他更注重精神层面的修炼,而非追求物质财富。

“明月一声何处啸,但觉半夜鸾凤叫”通过自然界的景象,暗示了白云先生内心深处的孤独与超然,同时,鸾凤的叫声也象征着他内心的呼唤与追求。

“猿不敢号虎不鸣,一夜清风生万窍”描绘了山中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夜晚,猿猴不敢啼叫,猛虎也不发声,只有清风在千百个洞穴中回响,营造出一种和谐与宁静的氛围。

“此路高深易迷错,只见先生一双脚”强调了白云先生在山中行走的独特路径,这不仅是对他个人修行之路的比喻,也是对探索真理与追求精神自由过程的象征。

最后,“山中不似俗人家,有客但寻猿与鹤”再次强调了白云先生与世俗的隔绝,他与猿猴、仙鹤为伴,过着远离尘嚣的生活。

“西峰犹有秦宫女,身上乱毛如鸟羽”通过秦宫女的形象,暗示了历史的变迁与时间的流逝,同时也表达了对过去美好事物的怀念。

“秦时人事不忍闻,若见斯人莫与语”表达了对历史悲剧的感慨,以及对白云先生保持沉默的态度的尊重。

“先生何以遗时人,先生有语醇乎醇”总结了白云先生留给世人的智慧与教诲,这些话语充满了深意,引导人们思考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整首诗通过对白云先生生活场景的描绘,展现了他超凡脱俗的人格魅力和对自然、历史、人生的深刻洞察,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和对真善美的追求。

收录诗词(738)

徐积(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因晚年居楚州南门外,故自号南郭翁。生于宋仁宗天圣六年,卒于徽宗崇宁二年,年七十六岁。政和六年(1116),赐谥节孝处士。家乡人为其建 “徐节孝祠”,明清两代均有修缮,毁于解放初期。《宋史》卷四五九有传

  • 字:仲车
  • 籍贯:楚州山阳(今江苏淮安)
  • 生卒年:1028—1103

相关古诗词

山中乐

洞里桃花开早春,洞中酒熟宴真人。

红蕊紫芝俱在手,本家猿鹤亦随身。

采拾饤饾随所有,物无不义即是真。

何须谢傅山东妓,却用陶潜漉酒巾。

漉酒复漉酒,何必金印大如斗。

一瓢复一瓢,莫辨人间淳与浇。

时情大抵恶贫贱,此閒却是青云霄。

君不见古人自谓为贤豪,或入于佞或以骄。

但言富贵我所欲,一身不保领与腰。

孔光屈身事董贤,谷永阴与王凤交。

贾谧之党遍天下,望尘拜者尤为妖。

须臾苟得快所欲,终以血肉污斧刀。

假令当日幸而免,后世讥笑安能逃。

岂如孙登但长啸,眼看时事如鸿毛。

嵇康阮籍不与语,何况纷纷儿女曹。

形式: 古风

江南春

今年是处春风早,江南地煖春更好。

春风先把江山扫,次入梅花后芳草。

芳草春深更有情,直共江山到洞庭。

落花流水从武陵,湖中有山春更青。

日欲落时一点明,少年莫上岳阳城。

形式: 古风

欢乐辞

吁嗟人兮,人生凡几何。

汝胡不思兮,故为扰扰而纷纷。

人生如一梦兮,万事如浮云。

汝胡不思兮,胡不为直道兮。

胡为薄物细故兮,疲精而劳神。

汝之所得兮,余以为失兮。

汝之所失兮,余以为得兮。

汝胡不思兮,胡不为义而为仁。

仁义之道如大路兮,人皆可以行兮,汝反以为艰兮。

汝胡不思兮,胡为失性而离真。

祸既自召兮,福亦自弃兮。

汝胡不思兮,胡为乎灾及其身。

善恶之报各以其类至兮,汝胡不思兮,胡不观乎古之人与今之人。

嗟予言不可忽兮,汝胡不思兮。

汝其书诸绅,吁嗟人兮。

形式: 古风

登高辞

九月九日兮,登高何为。

古有此语兮,吾未暇论其是非。

菊花黄兮茱萸紫,二花此时还斗开。

花满握兮酒满杯,人人欲上高楼台。

我与世人虽异好,此时亦难平襟怀。

因思雕虫篆刻事,此文乃是儒之灾。

如今此灾亦可避,不辞万里登崔嵬。

其如此物避不得,但恐积蠹伤良才。

是以天下美璞少,甚于矛戟戕琼瑰。

纵有美璞直万镒,埋之尘土何由来。

圣朝有意去灾害,愿将此物为渠魁。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