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周宣义

无酒浇陈草,将诗刻隧碑。

遗名从此在,真意竟谁知。

教子还馀事,周人亦有时。

忆尝从夜话,欲去更迟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没有美酒来浇灌旧草,我只好把诗刻在墓碑。
我的名字从此永存,但真正的意义又有几人能理解。
教育孩子只是余事,古人也有这样的时刻。
回忆起那些夜晚的交谈,想离开时却迟迟不愿走。

注释

无酒:没有美酒。
浇:灌溉。
陈草:旧草,比喻过去的事物。
将诗:把诗。
刻:雕刻。
隧碑:墓碑。
遗名:遗留的名字。
真意:真正的心意。
竟:竟然。
谁知:谁知道。
教子:教育孩子。
馀事:额外的事情,闲暇之事。
周人:古人,指具有古代文化的人。
有时:有时也会如此。
忆尝:回忆曾经。
夜话:夜晚的交谈。
欲去:想要离开。
更迟迟:更加犹豫不决。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学者陈傅良悼念友人周宣义的作品。诗人以无酒祭奠旧友,只能以诗铭刻碑文,表达了对逝者深深的怀念和对其身后名声与真意的感慨。他提到教育后代是周宣义生前的余事,但即使是这样,他的为人之道仍有典范意义。诗人回忆与周宣义深夜交谈的情景,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以及离别时的依依不舍。整体上,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展现了对故人的深深敬仰和哀思。

收录诗词(515)

陈傅良(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挽林承信

重交宁问田安在,急义固于官不知。

膴仕幸多花萼好,幽栖宜与竹林期。

床头周易吾将老,案上楞严晚得师。

此意自应天予后,峄阳未琢长孙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挽林致贤提举

一经韦氏学,五桂窦仪家。

每耻乡评过,深惩履道华。

人方贵全璧,事已堕空花。

褒衮来黄阁,千年置齿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挽族叔父(其二)

我怀终古恨,不及奉觞时。

满眼看诸弟,何心赋此诗。

牛羊来蛰蛰,丘墓去累累。

亦有千钟养,曾无一字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挽族叔父(其一)

松竹深围屋,□莲剩种鱼。

所愁宾客少,不问稻粱馀。

尽日□相语,盈门手自书。

吾儿有名字,万事听何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