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太白纳凉图

六月炎天飞火乌,土焦石烁河流枯。

迩来衰病更畏热,呼叫欲狂挥汗珠。

饮冰嚼藕废朝夕,小室如炉眠不得。

閒将图画悬四壁,漫想深山好泉石。

就中此图尤绝奇,青林飞瀑吹凉飔。

何人展席坐苍藓,乃是谪仙初醉时。

露顶裸裎投羽扇,仰看云生白成练。

松阴如雨毛骨寒,岂识人间袢促倦。

祇今匡庐道阻修,雁荡天台近可游。

便欲致身丘壑里,挂巾石壁继风流。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陈高的《题太白纳凉图》,描绘了一幅夏日避暑的生动画面。诗中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六月酷暑的炎热景象,“六月炎天飞火乌,土焦石烁河流枯”,形象地展现了夏日的酷热。接着,诗人自述因病更加畏惧酷热,表达了对清凉的渴望。

“饮冰嚼藕废朝夕,小室如炉眠不得”两句,通过日常生活细节,进一步强调了夏日的炎热难耐。诗人试图通过饮用冰冷之物和食用莲藕来缓解炎热,但效果甚微,连睡眠都变得困难。

接下来,诗人展开想象,将目光投向了画中的场景:“閒将图画悬四壁,漫想深山好泉石。”他想象自己置身于幽静的山林之中,享受着清泉与岩石带来的清凉与宁静。其中,“就中此图尤绝奇,青林飞瀑吹凉飔”一句,点明了诗人特别喜爱的一幅画作,画中青翠的树林与飞泻的瀑布,仿佛能吹拂出凉爽的风。

诗人在这幅画中找到了避暑的慰藉,甚至想象自己如同画中人物,脱去衣物,头顶露珠,手持羽扇,仰望白云,感受自然界的清凉与宁静。松树的阴影如同细雨,让身体感到凉爽,远离了人间的烦扰与疲惫。

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对隐居生活的向往,“祇今匡庐道阻修,雁荡天台近可游。便欲致身丘壑里,挂巾石壁继风流。”虽然通往理想之地的道路遥远而艰难,但他仍然希望能够前往雁荡山、天台山等地,过上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继承古代文人的风雅与自由。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夏日避暑的渴望以及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隐逸生活的憧憬。

收录诗词(125)

陈高(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顺帝至正十四年进士。授庆元路录事,明敏刚决。不满三年,自免去。再授慈溪县尹,亦不就。方国珍欲招致之,无从得。平阳陷,浮海过山东,谒河南王扩廓帖木儿,论江南虚实,陈天下之安危。扩廓欲官之,会疾作卒。有《不系舟渔集》、《子上存稿》

  • 字:子上
  • 号:不系舟渔者
  • 籍贯:元温州平阳
  • 生卒年:1315—1367

相关古诗词

啄木鸟

啄木鸟,啄树枝,头红如血口如锥,终日啄木长苦饥。

木心有虫不肯啄,天生尔禽复何为?

吁嗟乎,啄木鸟,佳木蠹尽知不知。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促织鸣

促织鸣,鸣唧唧。懒妇不惊,客心悽恻。

秋夜月明露如雨,西风吹凉透絺苧。

懒妇无裳终懒织,远客衣单恨砧杵。

促织促织,无复悲鸣。客心良苦,懒妇不惊。

形式: 古风

白头吟

试听《白头吟》,慢饮尊中酒。

古来悲白头,人情苦难久。

结发为夫妻,百年期白首。

容颜衰落相弃捐,何况君臣与朋友。

汉高宽大主,萧何开国功。

谗言一以入,几死天狱中。

陈馀与张耳,刎颈同生死。

一朝争相印,雠雠世无比。

周文吕望不再见,管鲍结交宁复闻。

玄德孔明若鱼水,胶漆孰如雷与陈。

斯人自此一以少,今世求之更无有。

谈笑寻戈矛,那能托身后。听我歌,歌《白头》。

劝君饮,君莫愁。

日月有时而剥蚀,世态谁能终不易。

形式: 乐府曲辞

折杨柳

折杨柳,送别离。

朝朝送人远别离,门前杨柳折还稀。

今年折杨柳,来岁复生枝。

奈何离别子,一去无回时。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