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雁

双雁东北飞,飞飞向城阙。

声含海上飙,影带吴山月。

有客从南来,遗我一书札。

上写召旻诗,如彼泉池竭。

下列周鼎文,食人象饕餮。

书成重密缄,一字一泣血。

传之与贵人,相视莫敢发。

所计一身肥,岂望天下活。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双雁》是清代思想家、文学家顾炎武所作。诗中以双雁为引子,描绘了雁群向城阙飞去的景象,借以表达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雁群在海上呼啸而过,身影映照在吴山的明月之下,营造出一种凄美而又壮阔的意境。

随后,诗人通过一封寄来的书札,揭示了友人内心的痛苦与挣扎。书信中不仅包含了召旻的诗,还附上了周鼎上的文字,其中“食人象饕餮”象征着某种贪婪与残暴。这些文字被深情地书写,每一字都仿佛滴落的泪水,充满了悲痛与绝望。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友人处境的同情与无奈:“所计一身肥,岂望天下活。”这句话既是对友人个人命运的感慨,也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在这样的背景下,即使是个人的幸福也可能建立在牺牲他人的基础上,而这种牺牲又难以带来普遍的福祉。

整首诗情感深沉,寓意深远,通过自然景象和人物情感的交织,展现了作者对于友情、人性以及社会问题的深切思考。

收录诗词(407)

顾炎武(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本名绛,乳名藩汉,别名继坤、圭年,、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南都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其主要作品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韵补正》、《古音表》、《诗本音》、《唐韵正》、《音论》、《金石文字记》、《亭林诗文集》等

  • 字:忠清
  • 籍贯: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
  • 生卒年:1613.7.15-1682.2.15

相关古诗词

夏日(其一)

首夏多恒风,尘霾蔽昏旦。舞雩告山川,白?催州县。

未省答天心,且望除民患。

黍苗不作歌,硕鼠徒兴叹。

仗马适一鸣,身名已涂炭。

贝玉方盈朝,此曹何所惮。

博士有正先,实趣秦时乱。

形式: 古风

夏日(其二)

末俗无恒心,疾贫而好勇。

不能事田园,何况谈周孔。

出门持尺刀,铸钱兼掘冢。

矧此大东谣,齐民半流冗。

不见瓜宁男,死犹被天宠。

鸣弓宿鸟惊,跃马浮埃动。

顾谓同行人,王侯宁有种。

形式: 古风

秋风行

白露早下秋风凉,谁家置酒开华堂。

秦国丞相南面坐,三川郡守趋奉觞。

燕娥赵女调清瑟,六博弹棋费白日。

致富应多文信金,论功讵足穰侯匹。

莫欺张耳鬓如丝,及见夷门大会时。

车中公子常虚左,上客侯生衣弊衣。

人生富贵驹过隙,唯有荣名寿金石。

嗟嗟此曲难重陈,柱摧弦断长愁人。

形式: 古风

静乐

邑枕汾川首,城分并塞支。

马于遗牧地,材木剩山陲。

冱泽鱼空后,腥风虎下时。

楼烦虽善射,不救汉王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