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林会友图

青山巃嵷凝紫霞,飞泉如虹饮渥洼,枫林接叶红于花。

上有鸾鹤下麇麚,玉楼珠箔仙人家。

仙人颜色常美好,瑶池桃花得春蚤。

门前石楠秋叶香,满地绿云风不扫。

有客来远方,驱车涉羊肠。

车声到门止,揖让升高堂。

高堂奕奕凌云汉,瑶爵金盘青玉案。

华灯煌煌照宴嬉,汉女为生洛妃旦。

浮云不行天欲低,回风动地飞花乱。

悲欢离合乐未央,起视明星夜将半。

夜将半,舞且歌,发激楚,奏阳阿。

巧笑两颊生微涡,蛾眉曼睩光腾波。

平生乐事良蹉跎,对此转觉哀情多。

明朝忽惊双鬓皤,其奈流光如箭何。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史鉴的《秋林会友图》描绘了一幅秋日山林聚会的画卷。首句“青山巃嵷凝紫霞”展现了山色苍翠,紫霞映照的壮丽景象,暗示了神仙般的幽静与神秘。接着,“飞泉如虹饮渥洼”运用比喻,形容泉水如彩虹般从山涧流淌,增添了生动的动态美。

“枫林接叶红于花”以枫叶比花,描绘出一片红叶胜似春花的秋日盛景,色彩鲜明,富有诗意。山中仙家“上有鸾鹤下麇麚,玉楼珠箔仙人家”,营造出仙境般的氛围,仙人生活宁静而美好。

接下来,诗人通过“瑶池桃花得春蚤”赞美仙人的生活提前享受了春天的气息,而人间则“门前石楠秋叶香,满地绿云风不扫”,秋意浓厚,自然景色宜人。聚会的客人“驱车涉羊肠”,穿越曲折山路而来,显得旅程艰辛,但抵达后宾主尽欢,宴席华美。

然而,欢乐时光易逝,夜半时分“浮云不行天欲低,回风动地飞花乱”,象征着世事无常。诗人感叹“悲欢离合乐未央”,在欢宴中感到了人生的无常和岁月的流逝。“明朝忽惊双鬓皤”预示着时光匆匆,白发悄然爬上双鬓,让人深感无奈。

整首诗以山水景色为背景,通过描绘聚会的场景和诗人的情感变化,展现出对人生短暂与世事无常的深刻感慨,具有浓郁的诗意和哲理意味。

收录诗词(585)

史鉴(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别署西村逸史。生于明宣宗宣德九年,卒于明孝宗弘治九年,年六十三岁。书无不读,尤熟于史。一生淡于名利和官宦,友人引荐他入朝,他多次婉言推辞,一直隐居不仕,隐留心经世之务。每有客人到访,则陈列三代秦汉器物及唐宋以来古籍、书画名品,互相鉴赏和题签。其收藏处所名有“日鉴堂”。正德间,吴中高士首推沈周,次之,所作《晴雨霁三游西湖》,为游记文学经典,有《西村集》八卷,见《四库总目》

  • 字:明古
  • 号:西村
  • 籍贯:南直隶苏州府吴县(今属江苏)
  • 生卒年:1434—1496

相关古诗词

紫阳庵

玉光薰天天帝怒,敕遣天丁劈雷斧。

电扫霆驱葬海中,散落南山把山补。

龙血淋漓凝紫璚,玉枝瑶草交莹英。

桂影兰香泣秋色,仙妾坐花吹玉笙。

千年老鹤噤不语,萧飒蛾眉怨神妪。

东望蓬莱一水间,黄尘霏霏正如雨。

形式: 古风

送黄景新归豫章

西风雨打梧桐湿,有客升阶作长揖。

面熟无烦道姓名,试问行年惊四十。

四十年中二十边,与君相会在东禅。

丰姿皎皎囊中玉,才艺便便山下泉。

啸咏或过僧饭后,醉眠时在佛灯前。

别来许久今重见,却恨流光疾于电。

我尚淹为陇亩民,君今已挂天官选。

谁知复作故乡行,水远山长无限情。

射日匡庐湓浦道,齐云滕阁豫章城。

豫章城,风日清,青枫叶落水波平。

孤鹤横江秋度影,商船吹笛夜闻声。

王师尚有虔州讨,愿得来书报息兵。

形式: 古风

哭何以高

少日才名重,平生分谊亲。

酒多应是病,金尽未为贫。

往事成春梦,残花逐市尘。

天涯空怅望,零落转伤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乐清

未老成归计,房开祇树林。

青山尘外相,明月定中心。

近水行秋影,焚香坐夜深。

世人寻不见,惟听海潮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