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惺樵诗多言丁香色香之盛而余太略戏叠前韵

花间车马树间钟,深院阴阴閟蝶纵。

香界诸天惟一净,春枝万玉若为容。

繁英半已糁幽藓,黛色常宜倚古松。

绕遍斋廊商小句,莫嗤我更比僧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充满禅意的春日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花、树、钟声、香界、苔藓、古松等自然元素巧妙融合,营造出一种幽静深远的氛围。

首联“花间车马树间钟,深院阴阴閟蝶纵”描绘了春日里花丛中偶尔传来的车马声与远处树梢间悠扬的钟声,以及深邃庭院中的宁静,蝴蝶在其中自由飞舞的画面。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以动衬静,突出了环境的幽静。

颔联“香界诸天惟一净,春枝万玉若为容”进一步深化了这种静谧之美。香界指的是弥漫着香气的空间,仿佛整个世界都被纯净的香气所包围。春枝上的花朵如同千百颗玉珠,它们如何展现出自己的美丽,成为了诗人的疑问,既是对花朵美的赞叹,也是对自然之美的思考。

颈联“繁英半已糁幽藓,黛色常宜倚古松”则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古老树木的沉稳。繁花虽美,但也有凋零之时,落在幽暗的苔藓上,形成一幅独特的画面。而古松的黛色与之相映成趣,既体现了自然界的生生不息,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永恒的对比。

尾联“绕遍斋廊商小句,莫嗤我更比僧慵”表达了诗人漫步于斋廊之间,欣赏美景的同时,也在思考和创作。他邀请读者不要嘲笑他的悠闲,实际上是在享受这份宁静与自然之美。这里的“僧慵”可能暗含了对僧侣生活的一种向往或自我的放松状态。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禅意,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516)

夏孙桐(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二妹镜涵六十初度妹夫艺风前辈七十有五甥辈于沪上称觞寄诗为寿藉以述怀不徒为引年之颂也四首(其一)

义熙甲子耦耕年,贞吉幽人物外天。

当代灵光尊老宿,行窝安乐即神仙。

偶因止酒商芝饵,尚喜看花接笋箯。

偕隐更兼偕老福,莱妻端不让前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二妹镜涵六十初度妹夫艺风前辈七十有五甥辈于沪上称觞寄诗为寿藉以述怀不徒为引年之颂也四首(其二)

著述桑榆惜景光,丹缃翠墨郁奇香。

跋搜尧圃再三辑,碑过兰泉五倍强。

闻见四朝存掌故,网罗百氏总津梁。

子元忤俗虽同调,头白终期夙志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二妹镜涵六十初度妹夫艺风前辈七十有五甥辈于沪上称觞寄诗为寿藉以述怀不徒为引年之颂也四首(其三)

吾妹贤明号女宗,奉亲曾代白华供。

故应高蹈侪鸾曜,共许徽音媲郝钟。

鱼檗嘉辰同好客,湖山胜处每随踪。

归来图籍今无恙,金石编成一粲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二妹镜涵六十初度妹夫艺风前辈七十有五甥辈于沪上称觞寄诗为寿藉以述怀不徒为引年之颂也四首(其四)

不独朱陈说旧村,还如籍湜附韩门。

西清追步成陈迹,东海扬尘莫再论。

鹤发相看同辈少,雁行犹幸几人存。

荷花生日占先甲,愿及芳时劝一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