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孙应时创作的,题为《和胡仲方抚干白瑞香及黄橼韵》。诗人通过描绘一场宴席上的情景,表达了对友情与生活美好瞬间的珍视。
“翠锦熏笼白玉花,几年庐阜饱烟霞。”开篇即以鲜明生动的笔触,展示了一幅精致的画面。翠锦熏笼,是指用精美的锦缎制成的香炉或其他物品,散发出淡雅的香气;白玉花,则可能是宴席上的摆设,或是比喻纯洁无暇之物。庐阜饱烟霞,意指岁月流转,时光在悠悠烟霞中缓缓流逝。
“定知姑射同肌骨,何必离骚借齿牙。”这里诗人表达了对朋友情谊的珍惜。姑射,即古代的一种箭术,意指与朋友之间的情深如同共射一箭;肌骨比喻兄弟般的深厚关系。后半句则是说,与其寻找外在的东西来加强友情,不如珍视眼前的这份情谊。
“心事早陪三友约,国香今压五侯家。”诗人接着写到与三位密友的心灵相通,是一种早有约定的精神默契。而“国香今压五侯家”则可能指宴席上的美酒佳肴,以及对这份美好生活的享受。
“主人封植无多费,剩乞卢仝七碗茶。”最后两句,诗人提到了宴会的主持者并不求奢华,只是简单地布置了一番。而“剩乞卢仝七碗茶”则是一种对生活细节的关注和享受,表现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赞美。
整首诗通过对宴席场景的描绘,以及对友情与生活之美的表达,展现了一种淡雅、宁静而又充满诗意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