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入松

春寒懒下碧云楼。花事等闲休。

红绵湿透秋千索,记伴仙、曾倚娇柔。

重叠黄金约臂,玲珑翠玉搔头。薰炉谁熨暖衣篝。

消遣酒醒愁。旧巢未著新来燕,任珠帘、不上琼钩。

何处东风院宇,数声揭调甘州。

形式: 词牌: 风入松

翻译

春天的寒意让人懒得离开碧云楼,花儿的盛开也显得随意而慵懒。
红色的布料湿透了秋千的绳索,想起那曾经陪伴着我,娇柔依偎的日子。
金色的手镯和翠绿的发簪重叠,精致美丽,记得那是谁在熏香炉边为我暖衣。
酒醒后愁绪难消,旧巢空荡,新来的燕子还未筑巢,任凭珠帘闲置,不再挂上琼钩。
不知东风吹拂在哪座庭院,传来几声悠扬的《甘州》曲调。

注释

春寒:春天的寒冷。
碧云楼:高楼名,可能指代闺阁。
花事:花开之事,代指美好的时光。
红绵:红色的丝绵。
秋千索:秋千的绳索。
仙:此处可能指代亲密的人。
玲珑:精致小巧。
愁:忧愁,哀愁。
旧巢:旧时的鸟巢,比喻过去的居所。
新来燕:新来的燕子,象征新来的人或事物。
甘州:古代曲调名。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春日的懒散与孤寂氛围。开头“春寒懒下碧云楼”即设定了一个宁静而略带凉意的场景,诗人似乎不愿离开这种环境,“花事等闲休”,表达了对外界繁华无动于衷的心态。

“红绵湿透秋千索”中的“红绵”可能指的是春日里盛开的花朵,而“秋千索”则是古代一种娱乐设施,诗人通过这种描写传递了一种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紧接着“记伴仙、曾倚娇柔”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怀旧之情,透露出一份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无限留恋。

接下来的“重叠黄金约臂,玲珑翠玉搔头”则是对装饰品的细腻描写,这些华丽的装饰品似乎与诗人当下的情感状态形成了鲜明对比,更加突出了内心的孤寂和对美好事物的不舍。

“薰炉谁熨暖衣篝”中的“薰炉”是古代取暖的工具,这里问“谁熨暖衣篝”,可能是在寻求一种温暖或安慰,而“消遣酒醒愁”则表明诗人通过饮酒来暂时忘却烦恼,但最终还是要面对现实中的孤独与忧愁。

“旧巢未著新来燕,任珠帘、不上琼钩”这两句写的是燕子归巢的情景,却因为旧巢尚未整理而难以安身,这种场景反映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同样缺乏安宁和定所。

最后,“何处东风院宇,数声揭调甘州”中的“东风院宇”可能是对某个地方的吟咏,而“数声揭调甘州”则是在描述一种音乐或歌曲的场景,这里“甘州”可能指的是古代的一种乐府诗,也有可能是直接指代一首诗的名称。在此处,它似乎成为了诗人抒发情感和寄托心绪的方式。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春日闲适生活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留恋以及内心深处的孤寂与忧愁。

收录诗词(23)

张枢(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失调名(其二)

拥石池台,约花阑槛。

形式: 押[豏]韵

失调名(其一)

金谷移春,玉壶贮暖。

形式:

庆宫春/高阳台

斜日明霞,残虹分雨,软风浅掠苹波。

声冷瑶笙,情疏宝扇,酒醒无奈秋何。

彩云轻散,漫敲缺、铜壶浩歌。

眉痕留怨,依约远峰,学敛双蛾。银床露洗凉柯。

屏掩香销,忍扫裀罗。

楚驿梅边,吴江枫畔,庾郎从此愁多。

草蛩喧砌,料催织、回文凤梭。

相思遥夜,帘卷翠楼,月冷星河。

形式: 词牌: 庆春宫

壶中天/念奴娇.月夕登绘幅堂,与筼房各赋一解

雁横迥碧,渐烟收极浦,渔唱催晚。

临水楼台乘醉倚,云引吟情闲远。

露脚飞凉,山眉锁暝,玉宇冰奁满。

平波不动,桂华底印清浅。

应是琼斧修成,铅霜捣就,舞霓裳曲遍。

窈窕西窗谁弄影,红冷芙蓉深苑。

赋雪词工,留云歌断,偏惹文箫怨。

人归鹤唳,翠帘十二空卷。

形式: 词牌: 念奴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