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对长辈的尊敬与怀念之情,以及对逝去时光的感慨。首句“生平奉祖母以逮阿姑”,表达了诗人一生中对祖母和姑母的孝顺与照顾。接着,“每戒旦晨兴,茶手不忘支晚岁”描述了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是清晨还是夜晚,都未曾忘记为长辈准备茶水,体现了对长辈无微不至的关怀。
后两句“长君由翰苑而迁谏院,奈通明夜奏,草心无力驻春晖”,则转向对长者的事业与人生的感慨。这里提到的“长君”可能指的是某位官员或长辈,从翰林院调任到谏院,意味着其职业生涯的转变。然而,“奈通明夜奏,草心无力驻春晖”则表达了对这位长者在忙碌政务中,无法停下脚步享受生活之美的遗憾,同时也暗含了对时光流逝、岁月不待人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和对长者事业生涯的回顾,展现了对长辈的深厚情感和对时间流逝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