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栖梧/蝶恋花(其一)

云唤阴来鸠唤雨。谢了江梅,可踏江头路。

拼却一番花信阻。不成日日春寒去。

见说东风桃叶渡。岸隔青山,依旧修眉妩。

归雁不如筝上柱。一行常见相思苦。

形式: 词牌: 蝶恋花

翻译

云朵唤来乌云,斑鸠呼唤雨水。江边的梅花凋谢,适合踏上江头小路。
尽管花期受阻,我不能每天忍受春寒。
听说东风吹过桃叶渡口,对岸青山依旧,女子的秀眉依然美丽。
归雁无法比拟筝弦上的音符,因为它们常常唤起相思之苦。

注释

云:云朵。
唤:召唤。
阴:乌云。
鸠:斑鸠。
雨:雨水。
谢:凋谢。
江梅:江边的梅花。
踏:踏上。
路:小路。
拼却:尽管。
一番:一次。
花信:花期。
阻:受阻。
春寒:春寒。
见说:听说。
东风:东风。
桃叶渡:桃叶渡口。
岸隔:对岸隔着。
修眉妩:女子的秀眉。
归雁:归雁。
筝上柱:筝弦上的音符。
一行:常常。
相思苦:相思之苦。

鉴赏

这首宋词《凤栖梧/蝶恋花》(其一)是高观国所作,描绘了一幅江南春景的画面。开篇“云唤阴来鸠唤雨”,通过云和鸠鸟的自然现象,暗示天气变化,预示着雨水的到来。接着,“谢了江梅,可踏江头路”写的是江边梅花凋谢,春雨过后道路适宜行走,透露出春天的气息。

“拼却一番花信阻”表达了对春花受阻的惋惜,但诗人愿意忍受一时的阻碍,期待春寒过去。“不成日日春寒去”进一步强调了对春暖花开的渴望。下片转向情感抒发,“见说东风桃叶渡”,借桃叶渡口的东风,寓言离别与重逢,暗示思念之情。“岸隔青山,依旧修眉妩”以青山阻隔比喻相思之苦,而“修眉妩”形容女子的美貌,暗指远方的爱人。

最后两句“归雁不如筝上柱,一行常见相思苦”运用归雁和筝弦上的柱子作比,表达出诗人对远方爱人的深深思念,如同归雁无法传递消息,而筝柱的排列又象征着音阶中的相思之苦。整首词以景起,以情结,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对春天美好时光的向往。

收录诗词(108)

高观国(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词人。生卒年不详。生活于南宋中期,年代约与姜夔相近。与史达祖友善,常常相互唱和,词亦齐名,时称“高,史”。其成就虽不及史达祖,但也有值得重视之处。他善于创造名句警语,如“香心静,波心冷,琴心怨,客心惊”;“开遍西湖春意烂,算群花、正作江山梦”,都颇为后人传诵。从其作品中看不出有仕宦的痕迹,大约是一位以填词为业的吟社中人。为“南宋十杰”之一。有词集《竹屋痴语》

  • 字:宾王
  • 号:竹屋
  • 籍贯:山阴(今浙江绍兴)

相关古诗词

凤栖梧/蝶恋花(其三)湖头即席,长翁同赋

西子湖边眉翠妩。魂冷孤山,谁是风烟主。

相唤吟诗天欲雨。嫩凉不隔鸥飞处。

移下天孙云锦渚。翠盖牵风,绰约凌波女。

清约已成君记取。月明夜半鱼龙舞。

形式: 词牌: 蝶恋花

凤栖梧/蝶恋花(其二)题岩室

岩室归来非待聘。渺渺千崖,漠漠江千顷。

明月清风休弄影。只愁踏破苍苔径。

摘取香芝医鹤病。正要臞仙,相伴清闲性。

朝市不闻心耳静。一声长啸烟霞冷。

形式: 词牌: 蝶恋花

太常引

玉肌轻衬碧霞衣。似争驾、翠鸾飞。

羞问武陵溪,笑女伴、东风醉时。

不飘红雨,不贪青子,冷澹却相宜。

春晚涌金池,问一片、将愁寄谁。

形式: 词牌: 太常引

少年游.草

春风吹碧,春云映绿,晓梦入芳裀。软衬飞花,远连流水,一望隔香尘。

萋萋多少江南恨,翻忆翠罗裙。冷落闲门,凄迷古道,烟雨正愁人。

形式: 词牌: 少年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