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仲弓见赠

我生分稽古,未始怀宴安。

万事不入眼,人间自悲欢。

独于文会时,所取良必端。

起废赖发药,他年逃素餐。

苏君日千里,逸步逾飞翰。

一从断金来,况也宁永叹。

于今更天诱,还逢鲁圆冠。

倾盖如旧识,礼法能见宽。

须知高门闾,阶庭富芝兰。

何独仲弓家,弟兄称二难。

琴张诚可友,愿言谢外观。

圣域渺无旁,观水须观澜。

形式: 古风 押[寒]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邹浩的《次韵仲弓见赠》。诗中以“我生分稽古,未始怀宴安”开篇,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与学问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安逸生活的淡然态度。接着,“万事不入眼,人间自悲欢”两句,进一步阐述了诗人超脱世俗、洞察世事的哲学思想。

“独于文会时,所取良必端”表明诗人珍视文人雅集,追求高尚的品行和真挚的情感。“起废赖发药,他年逃素餐”则体现了诗人对于道德修养和勤勉工作的重视,强调了通过自我提升和努力工作来实现个人价值。

“苏君日千里,逸步逾飞翰”赞美了苏君的才华横溢和行动迅速,而“一从断金来,况也宁永叹”则表达了诗人对苏君离去的不舍与无奈。接下来,“于今更天诱,还逢鲁圆冠”描述了诗人与苏君再次相遇的情景,展现了友情的深厚与久远。

“倾盖如旧识,礼法能见宽”说明了诗人与苏君之间的关系超越了形式上的礼节,体现了深厚的友谊。“须知高门闾,阶庭富芝兰”表达了对苏君家庭的赞誉,暗示其家族的荣耀与文化氛围。“何独仲弓家,弟兄称二难”则将苏君与孔子弟子仲弓相提并论,赞扬其兄弟间的深厚情谊。

最后,“琴张诚可友,愿言谢外观”表达了诗人对苏君的敬重与欣赏,希望与之为友。“圣域渺无旁,观水须观澜”则以自然景象为喻,寓意人生的追求不应局限于表面,而应深入理解事物的本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与友人的深厚情感,以及对人生、学问、道德等方面的深刻思考,展现了宋代文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精神风貌。

收录诗词(979)

邹浩(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遇赦归里后于周线巷住处辟一园名“道乡”,故自号道乡居士。生于宋仁宗嘉祐五年,卒於徽宗政和元年,年五十二岁。元丰五年(1082)进士,调扬州颍昌府教授。吕公著、范纯仁为郡守,皆礼遇之。哲宗朝,为右正言,累上疏言事。章惇独相用事,浩露章数其不忠,因削官,羁管新州。徽宗立,复为右正言,累迁兵部侍郎两谪岭表,复直龙图阁。卒谥忠,学者称道乡先生。浩著《道乡集》四十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 籍贯: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
  • 生卒年:1060—1111

相关古诗词

送裴仲孺摄汝阴尉

我读醉翁思颍诗,恨不六翮西南飞。

頖宫朅来滨颍水,颍水虽同非颍尾。

羡君匹马秋风前,吏隐去作南昌仙。

霜威凛凛肃普天,环湖潇洒皆当年。

时丰铙鼓如寒蝉,想见丝缗上钓船。

太白还光醉翁死,邻家仍无隐君子。

山高水深谁与知,只恐未乐君先悲。

朱方豪士森戈矛,青云蹭蹬犹督邮,不如黄鸡白酒相与醉即休。

形式: 古风

次韵世美游嵩山

肇分五岳尊,上帝委奇石。

维嵩据地中,屹立万仞壁。

远与四镇殊,式应土圭测。

有人仰崇高,坐厌拘名迹。

邂逅天际来,骅骝脱车轭。

将圣祭泰山,此心岂悬隔。

扰扰尘土中,一朝复一夕。

闻君有风期,欣然双蜡屐。

焉知马足非,迥隔千峰碧。

古人亦多端,相望托幽寂。

法音动山灵,松栝惟所适。

寄径登显途,自恃捷无敌。

遗辙谅未泯,一一可游历。

借问去来人,谁堪比心迹。

形式: 古风

送崔子厚朝散倅安州

君家如武库,人物常森森。

伯氏妙难测,一笑冥古今。

蒲团与藜杖,终然作知音。

王事挽以去,岁杪霜雪侵。

轻轩奉白发,遥指甑山岑。

臣子难有已,忠孝亦已深。

南方拥兵刃,调发多呻吟。

使民还击壤,屏星实分任。

况乃功业本,从来在无心。

独恨锁天北,谁与同瑶琴。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次韵仲弓见怀

与子风雨散,掩关非世喧。

琴书到古人,危坐屡忘言。

何当同此趣,脱略文物繁。

岁晏犹清居,厉节真王尊。

形式: 古风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