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对番族风俗的一种独特见解与感受。首句“素问空传肘后经”,以“素问”暗指古代医学典籍,暗示传统知识在面对番族文化时可能显得有些隔阂或不适用,如同“肘后经”般难以直接指导实践。接着,“山中无复斸参苓”一句,通过描述山中不再有人挖掘人参和茯苓,隐喻传统的生活方式或价值观在番族社会中可能已不再流行或被忽视。
“河流滴滴杨枝水,洗尽番儿骨髓腥”则进一步展开想象,将番族的生活环境与文化特色融入自然景象之中。杨枝水象征着清洁与纯净,通过这一意象,诗人表达了番族生活中的某些特质,如淳朴、原始或是与自然紧密相连,同时“洗尽番儿骨髓腥”这一表述,既可能寓意着番族文化中某些野蛮或未经文明洗礼的特质,也可能是诗人对其纯净、未被世俗污染的一面的赞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与象征手法,展现了对番族文化的复杂情感:既有对其传统生活方式的尊重与欣赏,也包含了对文化差异与变迁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