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拜恩师遗像敬题(其二)

小子仰承青目多,幸叨一第意蹉跎。

凄然披卷瞻遗像,奈负我师期望何。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刘廷珊所作的《展拜恩师遗像敬题(其二)》,通过“小子仰承青目多,幸叨一第意蹉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恩师的感激与尊敬之情。诗人自谦地称自己为“小子”,并提到自己有幸获得恩师的赏识和推荐,最终考中了功名,但“意蹉跎”则暗示了内心的复杂情感——虽然取得了外在的成功,但内心却感到有所失落或不满足。

接下来的“凄然披卷瞻遗像,奈负我师期望何”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诗人描述自己在阅读书籍时,不禁瞻仰恩师的遗像,心中充满了哀伤和愧疚。他意识到自己辜负了恩师的期望,这种情感的表达既是对恩师深切的怀念,也是对自己未能完全实现恩师期望的自我反省。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诗人对已故恩师的怀念与内省,展现了传统文人对于师道尊严的深刻认识和尊重,同时也流露出对个人成就与内心满足之间关系的思考。

收录诗词(3)

刘廷珊(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展拜恩师遗像敬题(其三)

惟信善人后必昌,行看庭桂绍书香。

但能效得他山助,深愿琢磨共显扬。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失题

由来名胜推潇湘,徒倚龙飞驻朔方。

曩日两湖传庙祧,今朝燕冀叙开潢。

盟心肯负栽培德,珥笔字忘燕翼长。

谱牒荒烟垂裕后,聊存一线庆兰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失题

名元声振贯天涯,峭汛迁居姓氏赊。

代远年湮岂世德,谱残人散繄谁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捧读留别榆林士民之作谨步原韵

乾坤易色起边屯,忽变尧天舜日春。

化险为夷文亦武,爱民若子官如亲。

古来兴废知难定,乱后忠奸论始真。

患难相同归梓里,君恩未报各沾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