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刘廷珊所作的《展拜恩师遗像敬题(其二)》,通过“小子仰承青目多,幸叨一第意蹉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恩师的感激与尊敬之情。诗人自谦地称自己为“小子”,并提到自己有幸获得恩师的赏识和推荐,最终考中了功名,但“意蹉跎”则暗示了内心的复杂情感——虽然取得了外在的成功,但内心却感到有所失落或不满足。
接下来的“凄然披卷瞻遗像,奈负我师期望何”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诗人描述自己在阅读书籍时,不禁瞻仰恩师的遗像,心中充满了哀伤和愧疚。他意识到自己辜负了恩师的期望,这种情感的表达既是对恩师深切的怀念,也是对自己未能完全实现恩师期望的自我反省。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诗人对已故恩师的怀念与内省,展现了传统文人对于师道尊严的深刻认识和尊重,同时也流露出对个人成就与内心满足之间关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