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南.幽州九日

官舍悄,坐到月西斜。永夜角声悲自语,客心愁破正思家。南北各天涯。

肠断裂,搔首一长嗟。绮席象床寒玉枕,美人何处醉黄花。和泪捻琵琶。

形式: 词牌: 忆江南

翻译

官方馆舍里十分静悄,夜晚难眠一直坐到明月西斜。漫漫长夜里阵阵角声,凄厉悲凉好像是在自语;这亡国被俘的幽囚之客,愁破了心胆正在日夜思家。可是南方北方各自是天涯。
愁苦的肝肠断裂,心中烦乱不禁搔首一声长叹。想那旧日宫殿里绮丽的席子、象牙床和碧玉枕,君王九九重阳何处与臣下醉饮黄花下。只好和着泪水弹琵琶。

注释

望江南:词牌名,此体双调五十四字,上下片各五句、三平韵。
幽州:古九州之一,辖境在今河北、辽宁一带。
这里是指元大都燕京(今北京市)。
九日:重阳节,中国传统节日。
官舍:官方的馆舍。
作者初到燕京时,被拘留于会同馆内。
月西斜:指拂晓时分月将落。
永夜:长夜。
角声:军中号角声。
搔首:用手挠头。
嗟:叹息。
绮席:华丽的卧具。
象床:镶有象牙的床,床的美称。
寒玉枕:用碧玉做的枕头。
黄花:指菊花。
捻:弹奏琵琶的一种指法。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夜的寂静与孤独。"官舍悄,坐到月西斜"表明时间已经很晚,月亮西斜,环境安静,只有官舍中的灯火还未熄灭,作者坐在其中,心中充满了对家乡的思念。

"永夜角声悲自语,客心愁破正思家"写出了诗人深夜听到远处角声,感到一种悲凉,这种声音似乎在诉说着什么,使得诗人的心情更加沉重和难过,愈发想念自己的家乡。

"南北各天涯。肠断裂,搔首一长嗟"表达了作者对远方亲人或所爱之人的思念之深切,这种情感就像内脏被撕裂一样痛苦,难以忍受,只能伸手抓头发出长叹。

"绮席象床寒玉枕,美人何处醉黄花"则是对往昔美好时光的回忆。绮席象床指的是华丽的床褥和精致的床榻,寒玉枕则是用玉石制成的枕头,表明生活的奢侈与优雅。而"美人何处醉黄花"则是在询问那个美好时光中的美人现在何处,是不是在某个地方沉浸在赏花的快乐中。

最后一句"和泪捻琵琶"则是说作者边哭边演奏着琵琶,通过音乐来抒发自己的情感。这首诗通过对夜晚静寂、角声悲凉、美好生活的回忆以及音乐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深沉的乡愁和对美好事物的无尽思念。

收录诗词(542)

汪元量(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眼儿媚

记得年时赏荼蘼。蝴蝶满园飞。

一双宝马,两行箫管,月下扶归。

而今寂寞人何处,脉脉泪沾衣。

空房独守,风穿帘子,雨隔窗儿。

形式: 词牌: 眼儿媚

疏影.西湖社友赋红梅,分韵得落字

虬枝茜萼。使轻盈态度,香透帘幕。

净洗铅华,浓抹胭脂,风前伴我孤酌。

诗翁瘦硬□□□,断不被、春风熔铄。

有陇头、折赠殷勤,又恐暮笳吹落。寂寞。

孤山月夜,玉人万里外,空想前约。

雁足书沈,马上弦哀,不尽寒阴砂漠。

昭君滴滴红冰泪,但顾影、未忺梳掠。

等恁时、环佩归来,却慰此况萧索。

形式: 词牌: 疏影

暗香

馆娃艳骨。见数枝雪里,争开时节。

底事化工,著衣阳和暗偷泄。

偏把红膏染质,都点缀、枝头如血。

最好是、院落黄昏,压栏照水清绝。风韵自迥别。

谩记省故家,玉手曾折。

翠条袅娜,犹学宫妆舞残月。

肠断江南倦客,歌未了、琼壶敲缺。

更忍见,吹万点、满庭绛雪。

形式: 词牌: 暗香

满江红.吴江秋夜

一个兰舟,双桂桨、顺流东去。

但满目、银光万顷,凄其风露。

渔火已归鸿雁汊,棹歌更在鸳鸯浦。

渐夜深、芦叶冷飕飕,临平路。吹铁笛,鸣金鼓。

丝玉脍,倾香醑。且浩歌痛饮,藕花深处。

秋水长天迷远望,晓风残月空凝伫。

问人间、今夕是何年,清如许。

形式: 词牌: 满江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