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旧一首为文应符母舅殉义而作

成仁取义是家尝,两代忠魂百代香。

留发未须钉挂脑,裹尸唯见血沾裳。

东林道学传儿尽,阁老身家共国亡。

泉下若知桑海事,也应同往叩穹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对文应符母舅为国捐躯的深切哀悼与崇敬之情。诗中以“成仁取义”开篇,点明了文应符母舅的行为动机和精神境界,即为了国家和正义不惜牺牲个人生命。接着,“两代忠魂百代香”一句,既是对文应符母舅及其家族忠诚精神的赞美,也是对其高尚品德将被后世铭记的预言。

“留发未须钉挂脑,裹尸唯见血沾裳”两句,形象地描绘了文应符母舅在临终前的场景,强调其坚守信仰直至最后一刻的决心与勇气。这里的“留发”可能暗指其坚持汉族传统,而“钉挂脑”则可能象征着某种痛苦或牺牲,但最终他并未选择这种形式的牺牲。“裹尸”与“血沾裳”则直接描述了战斗的激烈与残酷,以及文应符母舅在战斗中英勇献身的情景。

“东林道学传儿尽,阁老身家共国亡”两句,进一步赞扬了文应符母舅不仅在行动上为国捐躯,而且其家族的道德风尚和学问传承也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共同走向了灭亡。这体现了对文应符母舅家族整体精神风貌的高度评价。

最后,“泉下若知桑海事,也应同往叩穹苍”表达了对文应符母舅在另一个世界也能理解并认同其生前行为的期待,同时也寄托了对逝者的深深怀念与敬仰之情。通过这样的诗句,诗人不仅纪念了文应符母舅的英勇事迹,也传递了对忠诚、牺牲和家族荣誉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3)

严熊(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辛丑仲秋过母舅竹坞草堂,流连数日,赋得长句

兴到吟诗倦到眠,渭阳情切少周旋。

竹孙供饭堆盘玉,松子煎茶满壁烟。

地僻真成鹿门隐,心空合悟象王禅。

秋高水涸渔舟杳,始信桃源未是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赠江右施伟长一首

须眉历落舌纵横,讲武论文满座惊。

提笔杀人犹带血,杖藜哭世不闻声。

踢翻北斗身须见,吸尽西江气未平。

千古鲁连归海上,何人一矢躲聊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过拂水山庄有感

山斗名隳风景殊,楼台空锁劫灰余。

昔年林下渔翁老,此日松间鹤唳虚。

发稿并惭长乐叙,故人谁信少卿书。

苍烟怪石寒泉响,流尽年光恨不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秋感

十年多病怕经秋,又见西风到故丘。

才拙岂堪平子赋,时艰常上仲宣楼。

关东白草连天恨,江左黄花满地愁。

牢落此生还未了,欲从知己借吴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