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沈寺丞知南昌县

长江湛湛带枫林,古木寒云县寺深。

老吏不能容狡狯,细民无复有冤侵。

洪崖丹井闻犹在,徐孺衡门说可寻。

宁复淹留如宝剑,更令牛斗气沈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翻译

长江碧波荡漾,两岸枫树林立,古老的树木与寒冷的云雾环绕着深邃的寺庙。
年迈的官员无法容忍狡猾的行为,普通百姓不再遭受不公的欺压。
传说中的洪崖丹井似乎仍在,徐孺的高洁之门的故事也还能找到踪迹。
我怎能再像珍贵的宝剑那样被闲置,让牛斗星的光芒暗淡下来。

注释

湛湛:形容水清澈的样子。
枫林:秋季变红的枫树林。
狡狯:狡猾奸诈。
冤侵:无辜受到侵害。
洪崖丹井:神话中的仙人居住之处。
徐孺衡门:指贤者徐孺的住所,寓含高尚品德。
淹留:滞留,停留。
牛斗:二十八宿之一,象征英雄豪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古色古香的江南水乡图。开篇"长江湛湛带枫林,古木寒云县寺深"两句,以长江为背景,枫林沿江而立,古木参天,县城之中有座沉静的寺庙,营造出一片宁静与神秘的氛围。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映射出了一个清幽脱俗的境界。

接下来的"老吏不能容狡狯,细民无复有冤侵"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官员清廉、不欺凌弱小的期望。这里的"老吏"指的是年长且德高望重的官员,他们以身作则,不容许狡猾之徒在民间兴风作浪,保障了细民的利益,绝无冤屈。

"洪崖丹井闻犹在,徐孺衡门说可寻"两句,诗人提及了历史上的名胜古迹和人物故事。洪崖丹井是唐代诗人孟浩然隐居之地,而徐孺衡则是东晋时期的隐者。这里既表达了对过去文化遗产的怀念,也映射出诗人对于清高脱俗生活的向往。

最后"宁复淹留如宝剑,更令牛斗气沈沈"两句,则透露出诗人对于友人沈寺丞知南昌县离别的不舍。这里的"宁复淹留"表达了诗人希望朋友能长留的愿望,而"如宝剑"则比喻珍贵难以割舍之情。"更令牛斗气沈沈"一句,借助星象中的牛郎织女故事,形容两人的情谊深厚,如同夜空中牛郎星与织女星隔河相望的坚贞不渝。

综上所述,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对历史文化的敬仰,更通过对人物关系的抒情,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崇尚高洁的情怀。

收录诗词(1260)

司马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 字:君实
  • 号:迂叟
  • 籍贯: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
  • 生卒年:1019年11月17日-1086年

相关古诗词

送苏屯田知单州

佳郡望都城,相闻击柝声。

宾朋才执别,耆旧已前迎。

綵服当年戏,骊驹此日荣。

弦歌应尽在,琴调不须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送周寺丞畋知洛南

太华指商于,中间百里馀。

稍行山驿远,渐与世尘疏。

楚塞参差接,秦民错杂居。

惜哉非綮肯,不足试投虚。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送昌言舍人得告还蜀三首(其三)

富贵动归思,由来光里闾。

戒门羞主父,负弩笑相如。

外物有荣悴,中心无戚疏。

遥知见亲旧,不改布衣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送昌言舍人得告还蜀三首(其二)

悽怆怀桑梓,劬劳咏蓼莪。

树风今远矣,鼎食奈悲何。

剑阁登车近,秦关屈指过。

腾装才首路,夕梦已江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