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鸥江徐老先生四首(其二)

喜见桑榆日,乡推齿德尊。

岂知萍梗地,得奉笑言温。

蒙养恩犹昔,通家谊更敦。

因公多恻怆,风木暗消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孙承恩所作的《赠鸥江徐老先生四首》中的第二首,表达了对鸥江徐老先生的深厚敬意与怀念之情。诗中通过“喜见桑榆日”开篇,以夕阳西下、人生暮年的景象隐喻徐老先生的高龄,同时“乡推齿德尊”则直接赞美了徐老先生在乡间的崇高地位和德高望重的形象。

接着,“岂知萍梗地,得奉笑言温”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自己与徐老先生的关系比作漂泊不定的浮萍,而能在这样的情况下得到徐老先生的温暖话语,表达了对徐老先生亲切关怀的感激之情。接下来,“蒙养恩犹昔,通家谊更敦”则进一步强调了徐老先生不仅在教育上给予过自己恩惠,而且两家之间的深厚情谊也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更加紧密。

最后,“因公多恻怆,风木暗消魂”两句,以“风木”这一典故,借以表达对徐老先生逝世的哀痛之情。“风木”出自《礼记·檀弓下》,原指父母去世后子女悲痛欲绝的情景,这里用来形容对徐老先生离世的深切哀悼,以及由此引发的内心深处的悲痛与怀念。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实,通过对徐老先生生前的回忆与逝世后的哀思,展现了深厚的师生情谊和对逝者的缅怀之情,体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对于师道尊严和孝悌之义的重视。

收录诗词(1619)

孙承恩(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赠鸥江徐老先生四首(其三)

童子抠趋日,先公道谊俱。

凄凉嗟岁远,福祉似公无。

逸思还堪赋,高年不用扶。

独惭浅薄者,酬德志犹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赠鸥江徐老先生四首(其四)

问讯经年约,登堂此日欢。

清言喜新得,往事动长叹。

江阔浮孤屿,春阴生薄寒。

重逢浑未卜,再拜别公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重会杜元吉昆玉二首(其一)

鸡黍经时约,皇华此日旋。

追陪荷高谊,离合固多缘。

清话淹终夕,明河落远川。

不堪谈往事,二十九年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重会杜元吉昆玉二首(其二)

京国同门日,天涯话旧时。

故交怜久别,浮世叹多岐。

浅薄惭非分,飞腾自有期。

勉旃崇德业,候子凤凰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