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醉里分明别是天,最宜沉溺过流年。
平时政要全稽古,盛世朝廷不乏贤。
但得有生皆自遂,不妨吾属亦陶然。
沉湘死屈如何者,却把醒名欲自专。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令的作品,从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诗人在醉酒之后的一种超脱和自我陶醉的情怀。"醉里分明别是天,最宜沉溺过流年"两句表达了诗人在醉酒之中对现实世界的疏离感和对岁月轻抛的态度,仿佛在醉梦中找到了另一种自由。"平时政要全稽古,盛世朝廷不乏贤"则是诗人对于理想政治状态的一种向往,认为应当效法古代圣明的治国理念,而在繁华的盛世之中,朝廷里也不缺少贤能之士。接下来的"但得有生皆自遂,不妨吾属亦陶然"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的一种满足和享受,即便是普通百姓,只要能够活着,就应随遇而安,陶醉于生活的美好。最后两句"沉湘死屈如何者,卻把醒名欲自专"则显示出诗人对待死亡态度的一种豁达和超脱,似乎在说,无论沉湘(古代地名,有时用以喻指死亡)之死有何屈辱,只要能留下一生中的名字,就足以让自己感到满足和专注。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对现实的超然、对生命的珍视以及对个人价值的坚持。王令在此通过醉酒这一特殊状态,探讨了人生的意义与个人的解脱,是一篇充满哲思的佳作。
不详
初字钟美,后改字逢原。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5岁丧父母,随其叔祖王乙居广陵(今江苏扬州)。长大后在天长、高邮等地以教学为生,有治国安民之志。王安石对其文章和为人皆甚推重。有《广陵先生文章》、《十七史蒙求》
当世胸怀万古淳,平生才术老经纶。
况逢尧舜登贤日,不复伊周望古人。
得志定知移弊俗,闻风犹足警斯民。
九门无谒天旒邃,何惜长令仕为贫。
至愚不学常如足,盛德之充久自彰。
管小始疑天可尽,绠穷终信海非量。
始惭自待从来薄,不及时中适取狂。
安得此生天与幸,没身得不去门墙。
缩伏蒿莱听命沉,旧房孤剑铁尘侵。
方思力举沧溟水,泼杀生平气焰心。
不谓偶君誇意气,无端起我旧胸襟。
男儿合是公侯器,未忍风前堕泪吟。
冠盖冲冲语退居,几人年少褫银鱼。
风波脱去都无累,日月闲来静有馀。
一斗独倾花下酒,五车时晒腹中书。
论诗深愧非商也,敢向邱门望起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