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氏弃官学道投诗见依抒此为答(其二)

大道宁徇人,俗情能不暌。

安见污潦内,有物吐虹霓。

茅翁笞叔申,调达谤牟尼。

肝腑不相烛,何况大阐提。

名利巧愚人,往往使识迷。

喧如百蚊蚋,溺若一酰鸡。

宝彼九秋条,谓等三春荑。

俯仰天地间,慨焉思夷齐。

吾弟税輶轩,改服友鹿麛。

竦身二华巅,紫气为之低。

濯濯青莲花,以根拔涂泥。

而我尚攻中,棼结不受觿。

西畏弱水航,上惭玉京梯。

晚途仅自克,何肉与周妻。

耕则共地肺,居则保天倪。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的《仲氏弃官学道投诗见依抒此为答(其二)》。诗中表达了对朋友弃官学道的敬佩之情,并通过一系列比喻和对比,展现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首句“大道宁徇人,俗情能不暌”点明了对世俗追求的不屑,强调了遵循正道的重要性。接着,“安见污潦内,有物吐虹霓”运用反问和比喻,暗示在看似平凡甚至污浊的环境中,也能孕育出非凡的事物或人物。

“茅翁笞叔申,调达谤牟尼”两句通过历史典故,进一步强调了正直与偏颇之间的对立,以及人们对真理追求的艰难。接下来,“肝腑不相烛,何况大阐提”则表达了对人性复杂性的认识,指出即使是最亲近的人也难以完全理解对方的内心世界。

“名利巧愚人,往往使识迷”揭示了名利对人的迷惑作用,指出人们往往在追逐表面的成功与财富时迷失了自我。随后,“喧如百蚊蚋,溺若一酰鸡”用生动的比喻描绘了社会环境的嘈杂与混乱,以及个体在这种环境下容易陷入困境的状态。

“宝彼九秋条,谓等三春荑”通过植物的生长周期来比喻人生的阶段,强调了时间的宝贵和成长的重要性。紧接着,“俯仰天地间,慨焉思夷齐”表达了对古代圣贤的向往,以及对自身行为的反思。

“吾弟税輶轩,改服友鹿麛”描述了朋友弃官学道的行为,表达了诗人对其选择的认同和支持。“竦身二华巅,紫气为之低”通过夸张的手法,赞美朋友在学道路上的成就,以及其精神境界的提升。

“濯濯青莲花,以根拔涂泥”用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形象,象征着朋友在学道过程中的纯洁与坚持。“而我尚攻中,棼结不受觿”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内心的反省,认识到自己在某些方面仍需努力改进。

最后,“西畏弱水航,上惭玉京梯”通过神话传说中的弱水和玉京梯,表达了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和追求。“晚途仅自克,何肉与周妻”则是对晚年生活的感慨,表达了对自我完善和道德修养的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朋友弃官学道的赞美,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入探讨,展现了诗人对道德、智慧和理想境界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对个人内心世界的深刻反思。

收录诗词(7088)

王世贞(明)

成就

作品:《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

经历

明代的文学家、史学家。为“后七子”领袖之一。官刑部主事,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卒赠太子少保。好为古诗文,始于李攀龙主文盟,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

  • 称谓:又号弇州山人
  • 字:元美
  • 号:凤洲
  • 籍贯:太仓(今江苏太仓)
  • 生卒年:1526年-1590年

相关古诗词

腕疮剧病不寐戏成示敬美

冉冉月堕棂,淅淅竹敲瓦。

呻吟不成寐,数至街鼓罢。

我羡毕陵伽,视身如土苴。?此半残足,博得全般若。

四大非我有,谁为受痛者。

此义颇亦闻,其如不能舍。

形式: 古风

前诗似欲得吾弟一转语耳乃报札谓不能分痛又云四大为累只得调耐因更成数语

后痛犹未来,前痛已过去。

唯有刹那痛,与我复无与。

欲觅止痛者,亦复不知处。

是以忽见宽,寝息了如素。

循览分痛言,将无手足故。

与约更不痊,割弃门外路。

形式: 古风

永嘉朱叟去吾州学正后五十年而其邑人陈子继之庄秀才逊学后先获事焉乞余言为赠曰东嘉继美

东嘉比东鲁,礼乐何臻臻。

窥经见崔服,问姓乃朱陈。

先后博士师,作我娄侯宾。

绛帐宛而旧,青衿俱已新。

惟应垂白者,犹是守玄人。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封君沈翁七十寿言

父书既读尽,遂读天下书。

两儿佩庭训,比翼升公车。

大者汝南君,小者承明庐。

脱汝白苎衫,饰以黄金鱼。

充庭尽和气,绕膝皆璠玙。

有时写八咏,虹霞吐阶除。

忽尔钓四腮,日月付樵渔。

能令纸价贵,又使俗情疏。

楚泽纵元绪,鲁门飨爰居。

喧寂太非性,拟公安得如。

我有盈觞酒,微规以当誉。

愿保四余言,永为百岁储。

形式: 古风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