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县陪祭献懿二后回孝义桥道中作

落日汉陵道,初寒惨暮飙。

遥看山口火,暗渡洛川桥。

不见新园树,空闻引葬箫。

林鸦栖已定,犹此倦征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翻译

夕阳照在汉陵的小路上,初秋的寒风凄厉地吹过。
远远望去,山口处有火光闪烁,黑暗中人们悄悄穿过洛川桥。
再也见不到新建的园林树木,只听见送葬的箫声回荡。
树林中的乌鸦已经栖息,但我仍感疲惫,对征途无尽的厌倦。

注释

落日:夕阳。
汉陵道:汉陵的小路。
初寒:初秋的寒意。
惨暮飙:凄厉的晚风。
遥看:远远望去。
山口火:山口处的火光。
暗渡:悄悄穿过。
洛川桥:洛川桥。
新园树:新建的园林树木。
空闻:只听见。
引葬箫:送葬的箫声。
林鸦:树林中的乌鸦。
栖已定:已经栖息。
倦征镳:对征途感到厌倦。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傍晚时分诗人欧阳修在巩县陪祭后返回孝义桥道中的情景。首句"落日汉陵道"展现了夕阳西下,诗人行经汉陵古道的景象,渲染出一种凄凉而庄重的气氛。"初寒惨暮飙"进一步强调了天气转冷,晚风凄厉,加重了旅途的艰辛。

"遥看山口火"暗示前方有村落或烽火,给寒冷的夜晚带来一丝暖意和希望。"暗渡洛川桥"描绘了诗人独自或与队伍在昏暗中过桥的情景,桥下的洛川流水似乎也带上了几分哀愁。

"不见新园树,空闻引葬箫"表达了诗人对故去亲人的怀念,新园的树木不再可见,只有哀伤的挽歌在耳边回荡。最后一句"林鸦栖已定,犹此倦征镳"以乌鸦归巢反衬诗人长途跋涉后的疲惫,以及对结束旅程的渴望。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旅途中的孤独、哀思和对家的思念,具有浓厚的哀婉之情。

收录诗词(1170)

欧阳修(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 字:永叔
  • 号:醉翁
  • 籍贯: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
  • 生卒年:1007-1072

相关古诗词

戏书

支离多病叹衰颜,赖得群居一笑欢。

人老思家甚年少,身闲泥酒过春寒。

来时御柳天街冻,归去梨花禁籞残。

纵使开门佳节晚,未妨双鹤舞霜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戏书示黎教授

古郡谁云亳陋邦,我来仍值岁丰穰。

乌衔枣实园林熟,蜂采桧花村落香。

世治人方安垄亩,兴阑吾欲反耕桑。

若无颍水肥鱼蟹,终老仙乡作醉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戏答元珍

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

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

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戏答圣俞持烛之句

辱君赠我言虽厚,听我酬君意不同。

病眼自憎红蜡烛,何人肯伴白须翁。

花时浪过如春梦,酒敌先甘伏下风。

惟有吟哦殊不倦,始知文字乐无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