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风驶柳条乾,驼裘未胜寒。
慇勤陌上日,为客暖征鞍。
这首诗是宋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的作品,展现了诗人送别之情与对友人的关怀。诗中的意境简洁而深刻,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人物行动的刻画,传达出一种淡远的情感。
"风驶柳条乾,驼裘未胜寒" 这两句诗写出了早春时节,微风吹过柳树,柳絮随风飘散,显得干枯而无生机。同时,尽管穿着厚重的驼羊皮衣裘,但依然感到寒意,这不仅描绘了初春的严寒,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凄凉与孤寂。
"慇勤陌上日,为客暖征鞍" 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远行者丁廓秀才的关切。在荒野之上,太阳虽然已经升高,但诗人仍旧在为即将踏上旅途的朋友准备着温暖的坐骑。这里所展现的是一种深厚的情谊和对友人的细心照料。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与人物行动的描写,传达了一种淡然而又真挚的送别之情,是王安石在送别好友时内心真实感受的流露。
不详
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西州行路日萧条,执手伤怀不自聊。
游子故乡终念返,岂能无意冶城潮。
好去翩然丁令威,昔人且在不应非。
淮云岂与辽天阔,想复留情故一归。
南浦柔条拂地垂,攀翻聊寄我西悲。
武昌官柳年年好,他日春风忆此时。
吴兴太守美如何,柳恽诗才未足多。
遥想郡人迎下担,白蘋洲渚正沧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