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遇诗三十八首(其二十二)

微霜知岁晏,斧柯始青青。

况乃金天夕,浩露沾群英。

登山望宇宙,白日已西暝。

云海方荡潏,孤鳞安得宁。

形式: 古风

翻译

细微的霜降预示着年终将至,斧柄开始显出青色。
更何况正值秋夜金天,浓重的露水润泽万物精英。
登高远望天地间,太阳已经西沉暗淡。
云海波涛汹涌,孤独的鱼鳞又怎能安宁。

注释

微霜:指秋季的薄霜。
岁晏:年底,冬季将至。
斧柯:斧柄。
青青:青翠,生机勃勃。
金天:秋天的别称,因其天空湛蓝如金。
浩露:浓重的露水。
群英:万物精英,泛指众多生物。
登山:徒步上山。
白日:白天。
西暝:西边天色渐暗。
云海:云雾翻腾的海洋。
荡潏:动荡不安,形容波涛汹涌。
孤鳞:孤独的鱼鳞,比喻独自一人。
安得:怎能。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陈子昂的《感遇诗三十八首》中的第22首。从字里行间,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时光流逝、自然美景以及内心世界的深刻感悟。

"微霜知岁晏,斧柯始青青。" 这两句描绘了初秋的景象,微霜表明天气逐渐转凉,而“斧柯始青青”则是树木开始显现出绿意,透露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同时也隐含着岁月匆匆,时光易逝的哀愁。

"况乃金天夕,浩露沾群英。" 这里“金天”指的是晴朗无云的天空,“金”在古代文学中常用以形容美好、纯洁之物,而“浩露”则是大片的露水,滋润着众多花朵(群英),描绘出了一幅秋夜湿润而又清新的图景。

"登山望宇宙,白日已西暝。" 诗人在登上高处眺望广袤的宇宙,感受到天地之大,而“白日已西暝”则表达了时间流逝,太阳已经偏西,给人一种时光不待人的感觉。

"云海方荡潏,孤鳞安得宁。" 这两句诗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云海”象征着广阔无垠,“孤鳞”则是指远离尘世的生活状态,而“安得宁”表达了诗人在这种环境中寻求到的内心平静。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传递出诗人对于时间、宇宙以及个人的小我与大我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129)

陈子昂(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文学家、诗人,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陈拾遗。存诗共100多首,其诗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有组诗《感遇》38首,《蓟丘览古》7首和《登幽州台歌》、《登泽州城北楼宴》等。与司马承祯、卢藏用、宋之问、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称为仙宗十友

  • 字:伯玉
  • 籍贯:梓州射洪(今四川省射洪市)
  • 生卒年:公元661~公元702

相关古诗词

感遇诗三十八首(其二十六)

荒哉穆天子,好与白云期。

宫女多怨旷,层城闭蛾眉。

日耽瑶池乐,岂伤桃李时。

青苔空萎绝,白发生罗帷。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感遇诗三十八首(其二十七)

朝发宜都渚,浩然思故乡。

故乡不可见,路隔巫山阳。

巫山綵云没,高丘正微茫。

伫立望已久,涕落沾衣裳。

岂兹越乡感,忆昔楚襄王。

朝云无处所,荆国亦沦亡。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感遇诗三十八首(其二十九)

丁亥岁云暮,西山事甲兵。

赢粮匝邛道,荷戟争羌城。

严冬阴风劲,穷岫泄云生。

昏曀无昼夜,羽檄复相惊。

拳局竞万仞,崩危走九冥。

籍籍峰壑里,哀哀冰雪行。

圣人御宇宙,闻道泰阶平。

肉食谋何失,藜藿缅纵横。

形式: 古风

感遇诗三十八首(其三十二)

索居犹几日,炎夏忽然衰。

阳彩皆阴翳,亲友尽暌违。

登山望不见,涕泣久涟洏。

宿梦感颜色,若与白云期。

马上骄豪子,驱逐正蚩蚩。

蜀山与楚水,携手在何时。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