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名为《夜中不能寐》,是明代诗人郑学醇所作。诗中描绘了诗人深夜难以入眠的情景,通过一系列意象和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与深沉。
首句“繁忧夜弥剧”,直接点明了诗人夜不能寐的原因——繁重的忧虑在夜晚变得更加剧烈。接着,“酌酒乱其端”一句,诗人试图借酒消愁,但饮酒反而扰乱了原本的思绪,暗示了忧虑之深,无法轻易排解。
“河汉不改色,露华凄以寒”两句,诗人将目光转向天空,河汉(银河)依旧静谧,而露珠在月光下显得凄凉且寒冷,这一景象不仅映照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悲凉,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永恒的对比。
“素琴有遗响,抚之不忍弹”则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内心世界。素琴发出的余音,虽美却让诗人不忍触碰,这不仅是对音乐的尊重,更是对内心情感的保护,不愿再次触动那些脆弱的情感。
“天运恒易简,世态何翩番”表达了诗人对宇宙自然规律的思考与对世间变化无常的感慨。天道运行简单而规律,而人间世态却多变莫测,这种对比引发了诗人对人生意义的深思。
最后,“飞鸿嘹天际,感激发哀叹”以飞鸿翱翔于天际的形象结束全诗,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释放。飞鸿的自由与壮美,或许给予了诗人一丝慰藉,激发了他心中的哀叹与感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活困境时的复杂情绪和对生命意义的探索,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