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老泉

晋源发滥觞,勃勃涨春绿。

泓然一鉴閒,俯视神意肃。

游鯈何太繁,戢戢闹如粥。

乌能污吾清,更足示容蓄。

中或起蛟龙,威怒鼓天福。

膏泽被九区,灵德潜山麓。

平时任疏达,所存终海渎。

常丰沃稻粱,馀润沾花木。

伊予临此泉,自得仁人勖。

奚专智者心,奔走无停躅。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对难老泉的赞美与思考。开篇以“晋源发滥觞,勃勃涨春绿”描绘出泉水源头的生机勃勃,春水泛绿的景象,展现出一种清新与活力。接着,“泓然一鉴闲,俯视神意肃”则通过比喻手法,将泉水比作一面静谧的镜子,映照出周围环境的肃穆与庄严。

“游鯈何太繁,戢戢闹如粥”描述了水中鱼群的密集与热闹,但诗人紧接着提出疑问:“乌能污吾清,更足示容蓄”,表达了对水质纯净的珍视,以及对污染的担忧。这种对自然之美的保护意识,体现了诗人对生态环境的深刻关注。

“中或起蛟龙,威怒鼓天福。膏泽被九区,灵德潜山麓”则转而赞美泉水的神奇力量,它能够孕育出蛟龙这样的神异生物,带来福祉,滋润大地,滋养万物。这不仅展现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也寄托了对和平与繁荣的向往。

“平时任疏达,所存终海渎。常丰沃稻粱,馀润沾花木”进一步阐述了泉水在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作用,无论是滋养农田,还是润泽花草,都体现了其无私奉献的精神。

最后,“伊予临此泉,自得仁人勖。奚专智者心,奔走无停躅”表达了诗人面对如此美好的自然景观时,内心受到的启迪与激励,认为每个人都应从中获得道德上的指引,不应仅限于智者的思考,而应让智慧与行动并行不悖,追求内心的平静与社会的和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难老泉的描绘与赞美,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蕴含了对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深思,以及对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视。

收录诗词(739)

韩琦(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赣叟,汉族。北宋政治家、名将,天圣进士。初授将作监丞,历枢密直学士、陕西经略安抚副使、陕西四路经略安抚招讨使。与范仲淹共同防御西夏,名重一时,时称“韩范”。嘉祐元年(1056),任枢密使;三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英宗嗣位,拜右仆射,封魏国公。神宗立,拜司空兼侍中,出知相州、大名府等地。熙宁八年卒,年六十八。谥忠献。《宋史》有传。著有《安阳集》五十卷。《全宋词》录其词四首

  • 字:稚圭
  • 籍贯:相州安阳(今属河南)
  • 生卒年:1008—1075年

相关古诗词

甲午中秋夜不见月

中秋待月高楼上,浮云妒明逞顽黑。

姮娥积贮一岁光,欲放天下不可得。

今夕实系天下望,未必举世罹遮塞。

欢明戚暗一时偏,人不咎天云所职。

吾问云兮尔无心,胡为动与人相贼。

岁旱不能含雨来,翻于此夜浓如墨。

吾欲独仗倚天剑,上决重阴走奸慝。

空中夺出黄金盘,万宇澄然同一色。

形式: 古风 押[职]韵

病中望雪

日日颠风喧病枕,曾无片云飞虚空。

方嗟大疾被囚缚,敢请上帝前民丰。

人嘱衰翁略外事,心存众瘼能宽中。

纷纷盈尺谅旦夕,和霁迎得春融融。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离并州至晋祠次韵答宣徽富公

公名杰出天下贤,终身师慕常颛颛。

十年一面数日别,行行不忍移归軿。

刚肠出泪收还注,感公知己难违去。

黄昏病作宿荒城,离绪不堪纷似雨。

形式: 古风

涂次答宣徽富公书意

临并踰二期,病戚居其半。

虽以志自勉,精识奈耗乱。

故于一道事,十六七不干。

贪权莫即乱,罪大孰可逭。

纳节求本邦,所幸脱诛窜。

君仁恻至诚,亟俾贤者换。

与公同心人,金固其利断。

安然解印归,万喜无一惋。

为别信宿来,书日慰愚懦。

张瑟久不调,易调犹未断。

非才辱公知,处道诚一贯。

至于措置间,在理有殊判。

不当牵以私,经画误远算。

愿公新政条,布若星日灿。

害边者刬除,垢俗者涤浣。

使兹全晋民,比屋竞耸观。

仆远闻公为,省过安敢惮。

虽有好事徒,议论乌得间。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