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禁苑祥光

佳气生天苑,葱茏几效祥。

树遥三殿际,日映九城傍。

山雾宁同色,卿云未可彰。

眺汾疑鼎气,临渭想荣光。

当并舂陵发,应开圣历长。

微臣时一望,短羽欲飞翔。

形式: 排律 押[阳]韵

翻译

美好的气象笼罩着皇宫花园,茂盛的景象屡屡显现出吉祥之兆。
远远望去,宫殿边缘的树木成行,阳光照耀在京城的城墙旁。
山间的雾气怎能与之相比,祥云也无法完全彰显这辉煌。
远眺汾水,仿佛看到帝王之气升起,临近渭水,回想往昔的荣耀光芒。
这景致应当能与舂陵的春色相媲美,也预示着圣历时期的长久繁荣。
作为微小的臣子,我时常远望这一切,虽有如小鸟般的卑微,却渴望飞翔高远。

注释

佳气:美好的气象,常指帝王所在地的祥瑞之气。
天苑:皇宫的花园或御园。
葱茏:草木青翠茂盛的样子。
效祥:显示吉祥的征兆。
树遥:远处的树木。
三殿:泛指皇宫中的主要殿堂,不一定特指三座。
九城:古代都城的城墙,多层环绕,这里代指京城。
山雾:山间的雾气。
宁同色:怎能相同或比拟。
卿云:即庆云,古人认为是祥瑞之云。
眺汾:远望汾水,汾水,河名,在中国山西省。
鼎气:古代认为帝王兴起会有如鼎沸般的气象。
临渭:靠近渭水,渭水,流经陕西省的一条河。
当并:应当能够。
舂陵:地名,这里比喻春色美景。
圣历:指某个特定的帝王年号,这里象征着一个繁荣的时期。
微臣:地位低微的臣子,自谦之词。
时一望:时常远望。
短羽:小鸟的翅膀,比喻自己能力有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皇宫盛景的画面,充满了对皇帝圣德和国泰民安的美好祝愿。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对皇权的敬畏之心和对祥瑞之气的期待。

"佳气生天苑,葱茏几效祥"一句中,"佳气"指的是吉祥的气息,"天苑"则是指皇宫或帝王所居之处。这里诗人通过"佳气"和"几效祥"表达了对皇帝圣德和国泰民安的美好祝愿。

接下来的"树遥三殿际,日映九城傍"一句,描绘了宫中的景色,"树遥三殿际"指的是远处的树木与高贵的宫殿相连,"日映九城傍"则是说阳光照耀在宫城之上。这里通过对空间和光影的刻画,展现了皇宫的宏伟壮丽。

"山雾宁同色,卿云未可彰"一句中,诗人描写了山中的雾气与天上的云彩相呼应,但还没有完全显露出来。这里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对祥瑞之气的期待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接着是"眺汾疑鼎气,临渭想荣光"一句,诗人似乎在试图捕捉或感受到某种神秘而高贵的气息,这里的"鼎"可能指的是古代祭祀时所用的大型炊器,而"荣光"则是指帝王的光辉。

最后几句"当并舂陵发,应开圣历长。微臣时一望,短羽欲飞翔"表达了诗人对皇权的敬畏和个人抱负的展现。这里通过对时间和空间的切入,以及对个人的渺小与宏伟景象的对比,强调了个人对于国家大计和历史长河中的微不足道。

总体来看,这首诗是诗人对皇帝及其治世的一种颂扬之作,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以及对祥瑞气氛的期待与表达,表现了诗人作为臣子对于君主的忠诚和敬仰。

收录诗词(5)

张聿(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清风戒寒

萧飒清风至,悠然发思端。

入林翻别叶,绕树败红兰。

晓拂轻霜度,宵分远籁攒。

稍依帘隙静,遍觉坐隅寒。

乍逐惊蓬振,偏催急漏残。

遥知洞庭水,此夕起波澜。

形式: 排律 押[寒]韵

笙磬同音

笙磬闻何处,凄锵宛在东。

激扬音自彻,高下曲宜同。

历历俱盈耳,泠泠递散空。

兽因繁奏舞,人感至和通。

讵间洪纤韵,能齐搏拊功。

四悬今尽美,一听辨移风。

形式: 排律 押[东]韵

谒见日将至双阙

晓色临双阙,微臣礼位陪。

远惊龙凤睹,谁识冕旒开。

蔼蔼千年盛,颙颙万国来。

天文标日月,时令布云雷。

迥出黄金殿,全分白玉台。

雕虫意何取,瞻恋不知回。

形式: 排律 押[灰]韵

寒流聚细文

晓野方闲眺,横溪赏乱流。

寒文趋浦急,圆折逐烟浮。

不谓飘疏雨,非关浴远鸥。

观鱼鳞共细,间石影疑稠。

猎猎风泠夕,潺潺濑响秋。

仙槎如共泛,天汉适淹留。

形式: 排律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