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四首(其二)

蜻蜓立钓丝,不识羡鱼意。

鸣鹤在松阴,各有乐山志。

万物具理趣,于我原皆备。

致远或捍格,且尽目前事。

形式: 古风 押[寘]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自然界中不同生物的生活态度和追求,充满了哲理意味。诗人通过蜻蜓与钓丝、鸣鹤与松阴的对比,展现了各自独特的生存智慧和内心世界。

首句“蜻蜓立钓丝,不识羡鱼意”,蜻蜓驻足于垂钓者的钓线上,它或许并未理解人类对于美食的渴望,只是单纯地享受着自己的存在。这里以蜻蜓的无知反衬出人类对于物质欲望的追求,引人深思。

接着,“鸣鹤在松阴,各有乐山志”,鸣鹤在松树的阴影下欢快地鸣叫,它们似乎找到了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乐趣,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鹤与松的组合,象征着高洁与自然的完美融合,传递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意境。

后两句“万物具理趣,于我原皆备”,诗人认为自然界中的每一个生命都有其独特的生存之道和乐趣,这些道理和趣味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完备的,强调了万物共生、各得其所的哲学思想。

最后,“致远或捍格,且尽目前事”,在追求长远目标时可能会遇到阻碍,但不妨先做好眼前的事情。这句话既是对人生道路的提醒,也是对当下行动的鼓励,体现了诗人对生活实践与理想追求之间关系的深刻理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界现象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自然法则以及个人修养的独到见解,富有哲理性和启发性。

收录诗词(16536)

弘历(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杂诗四首(其三)

蝉声喜高树,萤光随腐草。

一般皆动物,适适惟自晓。

曰水胡流湿,曰火胡就燥。

日用或不知,何况人情渺。

形式: 古风

杂诗四首(其四)

三王无同道,解张琴乃鼓。

五帝有同心,无逸以为所。

同者今岂异,不同古可睹。

循名或失实,致败难缕举。

寄语持政人,毋易由言古。

形式: 古风

同诸王及大学士翰苑诸臣观莲六韵

明廷咨政暇,上苑对时良。

载赏云霞卉,言携鸳鹭行。

含飙承笋席,徼露坠银塘。

缛锦方迎日,扬檀正纳凉。

镜中妆绰约,画里袭芬芳。

共喜蒙多祜,相期戒匪康。

形式: 排律 押[阳]韵

董邦达松涧云岚

动者云容静者松,妙兼动静者层峰。

设如屧步奇深处,应有佺乔蓦地逢。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