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公请东樱桃亭子春宴

万木皆未秀,一林先含春。

此地独何力,我公布深仁。

霜叶日舒卷,风枝远埃尘。

初英濯紫霞,飞雨流清津。

赏异出嚣杂,折芳积欢忻。

文心兹焉重,俗尚安能珍。

碧玉妆粉比,飞琼秾艳均。

鸳鸯七十二,花态并相新。

常恐遗秀志,迨兹广宴陈。

芳菲争胜引,歌咏竟良辰。

方知戏马会,永谢登龙宾。

形式: 古风

翻译

万物尚未显生机,唯有一林先报春意。
此处凭借何种力量,使我得以广施仁德。
霜叶在阳光下舒展又卷曲,风吹落枝头的尘埃。
早开的花朵沐浴着紫色霞光,如清泉般流淌。
在喧闹中欣赏异彩,采摘芬芳累积喜悦。
文人墨客对此倍加珍视,世俗风尚怎能理解。
碧玉般的花朵比美于粉黛,飞琼的艳丽同样动人。
如同七十二对鸳鸯,花的姿态各具新颖。
常怕错过这美景,此刻盛宴正盛大展开。
百花争艳竞相斗艳,歌声诗咏共度良辰。
此刻才明白,这是戏马台的盛会,不再期望成为登龙门的宾客。

注释

万木:众多树木。
秀:生长茂盛。
含春:带有春天的气息。
独何力:为何有此力量。
布深仁:广施深厚的仁爱。
霜叶:经霜的叶子。
飞雨:飘落的雨水。
文心:文人的思想情感。
俗尚:世俗的风尚。
鸳鸯:象征夫妻或情侣。
芳菲:芳香的花草。
戏马会:古代文人聚会的典故。
登龙宾:指高官显贵的宾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在东樱桃亭子举行的春季宴会,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和对集会气氛的生动展现,表达了诗人对主持者南阳公深仁布德的赞美之情。

“万木皆未秀,一林先含春”一句,设定了整首诗的季节和环境,春意萌发,而东樱桃亭子则是这春意的早期体现。接着,“此地独何力,我公布深仁”强调了南阳公在这里举行宴会,不仅仅是一场普通的聚会,而是他用以示好和施恩于人的一种方式。

“霜叶日舒卷,风枝远埃尘”描绘了一幅动人的画面,春天的气息让树木逐渐舒展开来,同时也清除了冬日积累的尘埃。紧接着,“初英濯紫霞,飞雨流清津”则是对这场宴会所处环境的进一步描绘,初生的花朵在微妙的紫色光晕中沐浴,而细雨如清澈的溪流般流过。

“赏异出嚣杂,折芳积欢忻”表达了诗人对这场宴会的非凡之处以及摘取花朵时的心情,这不仅是一次简单的欣赏,更是对美好事物的一种积极体验和内心的喜悦。

“文心兹焉重,俗尚安能珍”则让人感受到诗人的文化素养与他对传统之美的珍视。他通过这场宴会,不仅是在享受现实的美好,也在回味和传承着文化的精髓。

“碧玉妆粉比,飞琼秾艳均”和“鸳鸯七十二,花态并相新”两句,则是对宴会中事物的形象与色彩进行的描写,这些词汇既美化了景致,也增添了诗歌的意境。

最后,“常恐遗秀志,迨兹广宴陈。芳菲争胜引,歌咏竟良辰”表达了诗人对这场宴会的珍视和期待,以及对美好事物永恒追求的态度。而“方知戏马会,永谢登龙宾”则是诗人对于能够参加这样一场宴会的感激之情,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登上精神高峰的境界。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日宴会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文化传承以及个人修养的深刻理解和热爱。

收录诗词(499)

孟郊(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汉族,祖籍平昌(今山东临邑东北),先世居洛阳(今属河南)。唐代著名诗人。现存诗歌500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诗最多,代表作有《游子吟》。有“诗囚”之称,又与贾岛齐名,人称“郊寒岛瘦”。元和九年,在阌乡(今河南灵宝)因病去世。张籍私谥为贞曜先生

  • 字:东野
  • 籍贯: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
  • 生卒年:751~814

相关古诗词

南浦篇

南浦桃花亚水红,水边柳絮由春风。

鸟鸣喈喈烟濛濛,自从远送对悲翁。

此翁已与少年别,唯忆深山深谷中。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哀孟云卿嵩阳荒居

戚戚抱幽独,宴宴沈荒居。

不闻新欢笑,但睹旧诗书。

艺檗意弥苦,耕山食无馀。

定交昔何在,至戚今或疏。

薄俗易销歇,淳风难久舒。

秋芜上空堂,寒槿落枯渠。

薙草恐伤蕙,摄衣自理锄。

残芳亦可饵,遗秀谁忍除。

徘徊未能去,为尔涕涟如。

形式: 古风 押[鱼]韵

品松

追悲谢灵运,不得殊常封。

纵然孔与颜,亦莫及此松。

此松天格高,耸异千万重。

抓拿巨灵手,擘裂少室峰。擘裂风雨狞,抓拿指爪?。

道入难抱心,学生易堕踪。

时时数点仙,袅袅一线龙。

霏微岚浪际,游戏颢兴浓。

品松徒高高,雌鸣讵噰噰。

赏异尚可贵,赏潜谁能容。

名华非典实,剪弃徒纤茸。

刻削大雅文,所以不敢慵。

形式: 古风 押[冬]韵

将见故人

故人季夏中,及此百馀日。

无日不相思,明镜改形色。

宁知仲冬时,忽有相逢期。

振衣起踯躅,赪鲤跃天池。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