渑池歌

七雄割据相并吞,一为横散一从亲。

从主鸡连交戴赵,衡言虎视独推秦。

游士东驰剑属环,行人西使车方轨。

约为好会两国欢,道里中分期渑水。

折俎如山酒满池,谈笑尊前衅孽起。

霸气犹寻夺璧仇,争心更抱鼓琴耻。

相如按剑奋中酒,指叱雄秦如畜狗。

秦固关中二百雄,赵亦山东六龙首。

金城甲卒不足凭,颈血溅衣翻覆手。

捧盘请击为西声,片语生风才脱口。

秦王逊谢称寡人,击缶逡巡惟恐后。

满坛将相惊相顾,失色丧精皆反走。

归来数岁闭函关,强赵有人未可取。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渑池歌》描绘了战国时期的一段历史故事,通过生动的语言展现了渑池之会上的紧张气氛和人物的复杂心理。诗人王慎中以“七雄割据”开篇,巧妙地引入了战国时期的群雄争霸背景,随后点出渑池之会这一关键事件。

“从主鸡连交戴赵,衡言虎视独推秦。”这两句形象地描绘了各国之间的联盟与对抗关系,赵国与秦国的矛盾尤为突出,秦王的野心和力量被比喻为“虎视”,显示了其在战国中的强势地位。

“游士东驰剑属环,行人西使车方轨。”描述了各国间频繁的外交活动,游士和使者的行动反映了当时复杂的政治格局和外交策略。

“约为好会两国欢,道里中分期渑水。”点出了渑池之会的背景,两国为了和平而约定在此会面,然而和平的表面下暗藏着危机。

“折俎如山酒满池,谈笑尊前衅孽起。”描绘了宴会上的表面和谐与背后的紧张局势,暗示了冲突的可能。

“霸气犹寻夺璧仇,争心更抱鼓琴耻。”进一步揭示了人物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权力的渴望,也有对荣誉的维护。

“相如按剑奋中酒,指叱雄秦如畜狗。”通过描写蔺相如的英勇行为,展现了他面对强敌时的智慧与勇气,成功化解了危机。

“秦固关中二百雄,赵亦山东六龙首。”再次强调了秦赵两国的实力,为后续情节的发展埋下了伏笔。

“金城甲卒不足凭,颈血溅衣翻覆手。”暗示了战争的残酷性和不可预测性,即使强大的军队也可能在瞬间败北。

“捧盘请击为西声,片语生风才脱口。”描述了渑池会上的关键时刻,蔺相如以机智的语言和勇敢的行为,迫使秦王屈服。

“秦王逊谢称寡人,击缶逡巡惟恐后。”展示了秦王在压力下的反应,以及蔺相如的从容不迫。

“满坛将相惊相顾,失色丧精皆反走。”描绘了会场上的震撼场面,所有参与者都被蔺相如的智慧所折服。

“归来数岁闭函关,强赵有人未可取。”结尾暗示了渑池之会后的影响,秦国暂时避免了与赵国的直接冲突,但同时也暴露了自身的弱点。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不仅再现了历史事件的紧张与复杂,也展现了人性的多面性和智慧的力量。王慎中以其独特的艺术视角,将历史故事转化为富有感染力的文学作品,让人在欣赏诗歌的同时,也能深刻感受到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和人物的悲欢离合。

收录诗词(1007)

王慎中(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李伯材出示所藏沈石田画鸡戏题奉赠

怪底丹青含象变,幻出翰音栖匹练。

距设微黄如介金,毛施五采云锦烂。

令人白日误苍蝇,不见明星将舞剑。

此物虽微德非一,纷纷家畜安能匹。

闲心不狎鹅鹜喧,洁性宁谋虫蚁食。

主人怀德何所似,风雨潇潇鸣不已。

待唱曾充上国宾,含香独擅中朝美。

迩来抱朴学雌伏,虚骄气尽形如木。

豪华已厌侠场斗,凶吉羞凭蛮风卜。

茅堂壁立独悬之,形神相得长昏夙。

形式: 古风

江州陈兵宪公招饮演武台军中奏乐作横吹曲举坐闻之莫不心壮予本懦夫激而为诗

诸水流天险,兹邦据上游。

清时偃兵甲,下秩叨燕游。

台榭敞高原,遥临芳物繁。

残花飞广陌,垂柳静辕门。

辕门春色四山通,置酒凭春赏未穷。

众乐杂陈极窈窕,忽惊横吹满军中。

浮云遽离高空去,草木飘飖江起风。

急语萧条闻出塞,大声振动作平戎。

一堂壮士皆怒目,书生抚席亦填胸。

曲半拂衣投箸起,雄心横发不能终。

形式: 古风

题画四首(其一)

平溪如席淡不流,返照入水水光浮。

清晖细动蘼芜岸,香气遥闻杜若洲。

木叶微脱丹崖爽,渔唱时来草阁幽。

虚无剡曲芳兰夕,彷佛湘潭斑竹秋。

书卷轩窗临欲暮,为爱清凉忘归去。

形式: 古风

题画四首(其三)

深林几百转,碧树层层开。

繁阴幽黯处,往往声喧豗。

挂泉拖匹练,忽缩复陡见。

樛枝碍白雨,喷击如飞霰。

苍苔径滑阴厓悄,烟际凄迷行人小。

疏帘曲几半埋云,坐觉冥心凄物表。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