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釜

蚕家热釜趁缫忙,火候长存蟹眼汤。

多茧不须愁不辨,时时频见脱丝?。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王祯所作的《热釜》诗,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蚕农在繁忙的缫丝季节中,利用热釜进行煮茧的情景。诗中通过“热釜”这一形象,展现了蚕农们辛勤劳作的场景,以及他们对蚕丝品质的严格要求。

首句“蚕家热釜趁缫忙”,开篇点题,直接描绘出蚕农们在忙碌的缫丝季节中,利用热釜煮茧的景象。这里的“热釜”不仅指煮茧的器具,也象征着蚕农们火热的工作热情和紧张的劳动节奏。

次句“火候长存蟹眼汤”,进一步描述了煮茧的过程。蟹眼汤指的是水温恰到好处,如同螃蟹眼中的波纹,既不过热也不过冷,正好适合煮茧。这句诗巧妙地将生活中的常见景象与蚕丝制作的技艺结合,体现了蚕农们对工艺细节的精准把握。

后两句“多茧不须愁不辨,时时频见脱丝?”则表达了蚕农们对于大量产出的蚕茧并不担心无法分辨其质量,反而经常能看到蚕丝从茧中顺利脱出的喜悦。这里不仅体现了蚕农们对工作的熟练掌握,也流露出他们对丰收的期待和满足感。

整体而言,《热釜》诗通过对蚕农日常劳作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古代蚕丝业的生产场景,以及蚕农们对工作的热爱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诗中充满了对自然与劳动的赞美,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生活的一个侧面。

收录诗词(52)

王祯(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冷盆

瓦盆添水火微燃,茧绪抽来细缴全。

不似贵家华屋底,空教纤手弄清泉。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蚕连

捲去绿云桑已少,箔头有丝蚕欲老。

月馀辛苦见成功,作簇不应从草草。

南北习俗久不同,彼此更须论拙巧。

北簇多露置,积叠仍忧风雨至。

南簇俱在屋,施之蚕北良未足。

南北簇法当约中,别搆长厦方能容。

外周层架蒿草平,内备火患通人行。

饲却神桑丝已吐,女洒桃浆男打鼓。

作茧直须三日许,开簇团团不胜数。

我家多蚕方自庆,得法于今还可證,免似向来多簇病。

形式: 古风

络车

軖丝张柅复相牵,络妇车成用具全。

座上通槽连簨旧,轴头引篗逗绳圈。

一钩递控防偏度,独缕依循入卧缠。

几向华筵曾误认,箜篌人坐理冰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木棉弹弓

主射由来彀此弓,岂知弦法有他功。

却将一掬香绵朵,弹作晴云满座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