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子庙

巢由高风不可及,后世家邦皆子袭。

东周不竞诸侯强,中原未许干戈戢。

修盟歃血血未乾,稷草离离战鬼泣。

阖庐释楚夫概奔,公子纠杀桓公入。

兄弟之间宁固多,旦正衣冠暮成执。

前规旧辙不远人,呜呼季子其肯立。

吴民犹有德吴心,庙貌相望在封邑。

怀古令人忆惨悽,日落疏林风习习。

形式: 古风 押[缉]韵

鉴赏

这首诗《季子庙》由宋代诗人袁默所作,通过对历史人物季子的追思与缅怀,展现了深刻的历史洞察和人文关怀。

开篇“巢由高风不可及”,以巢父、许由两位古代隐士的高尚品德为引子,暗示季子虽身处乱世,却能坚守高洁之志,难以企及。接着“后世家邦皆子袭”一句,点明季子家族对国家的贡献与影响,承袭了先辈的功业。

“东周不竞诸侯强,中原未许干戈戢”描绘了东周时期诸侯争霸、战乱不断的背景,强调了季子所处时代的动荡不安。而“修盟歃血血未乾,稷草离离战鬼泣”则通过盟约的签订与战争的残酷,进一步渲染了那个时代的悲剧色彩。

“阖庐释楚夫概奔,公子纠杀桓公入”两句,分别提到了吴王阖庐与齐国公子纠的故事,展示了季子所处时代诸侯间的复杂关系与权力斗争。接下来“兄弟之间宁固多,旦正衣冠暮成执”则揭示了兄弟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反映了人性的复杂与社会的动荡。

“前规旧辙不远人,呜呼季子其肯立”表达了对季子坚守道义、不随波逐流的敬仰之情。最后,“吴民犹有德吴心,庙貌相望在封邑”赞美了季子及其家族对吴地人民的深远影响,以及后人在季子庙前的景仰之情。“怀古令人忆惨悽,日落疏林风习习”则以自然景象收尾,表达了对历史沧桑与个人情感的感慨,以及对季子精神的永恒怀念。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历史典故与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季子及其家族在乱世中的崇高品格与深远影响,同时也抒发了对历史变迁与个人命运的深沉思考。

收录诗词(13)

袁默(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君山

君不闻吹箫得仙双帝子,宅门敕牌金书字。

又不闻马家堂宇色未昏,宅门题作奉诚园。

古来将相多高第,今不为园即为寺。

吾观黄歇相楚时,岂意异时真似此。

晚周诸国势相倾,齐赵信陵争下士。

何术能令楚复强,三千宾客多珠履。

一旦不谋毋望人,身亡家破神朱英。

嗟乎养士漫如许,得失何异一老兵。

吴墟索莫故城在,庭殿但闻钟磬声。

猿哀鹤怨松风里,遗恨江流终未平。

形式: 古风

钓鱼台

将相宁有种,屠狗饭牛皆可用。

富贵出长年,勿谓暮涂吾倒行。

先君太公望久矣,日老渭阳心以此。

君臣相得渔猎间,廓清八表公名起。

奠鼎扶周卜世长,洋洋齐封二千里。

曹公黄相俱尘埃,至今犹有钓鱼台。

苔侵石剥夕阳里,滚滚寒江潮去来。

形式: 古风

惠山

山翁自合老林扃,小有天中尽杳冥。

两面楼台驱作势,半崖松石倚为屏。

云归洞口纷纷见,泉入池心细细听。

胜景深藏谁到此,好须图绘入丹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石女冢

君不见湘江不流湘水清,悲风愁雨能无情。

灵妃宝瑟声未绝,九疑云锁苍梧深。

又不见霸陵路入新丰道,顾念邯郸意悽恼。

夫人鼓瑟君为歌,北山为椁吾将老。

古来死者不胜计,历历道旁犹可记。

人言梁女好鼓瑟,琴心未许人知意。

高山流水声已虚,想像当时足幽思。

九原可作谁与归,秋风萧萧草凄凄,邱墟之下多狐狸。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