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花慢.混一后赋

望乾坤浩荡,曾际会,好风云。想汉鼎初成,唐基始建,生物如春。东风吹遍原野,但无言、红绿自纷纷。花月留连醉客,江山憔悴醒人。

龙蛇一屈一还伸,未信丧斯文。复上古淳风,先王大典,不贵经纶。天君几时挥手,倒银河,直下洗嚣尘。鼓舞五华鸑鷟,讴歌一角麒麟。

形式: 词牌: 木兰花慢

翻译

眼望着广阔远大的天地,回想起君臣的遇合犹如变幻的风云。想当年汉唐帝业初成的时侯,万物欣欣向荣大地温暖如春。当东风吹遍原野新朝建立的时候,花红叶绿显本性,人情欢忧各纷纷。为风花雪月而流连的成醉客,对局势保持清醒头脑的是醒人。
龙和蛇蛰居而起,屈而复伸,料想新王朝不会轻视礼教丧斯文。应当恢复上古时代淳朴的社会风俗,继承古代帝王的典章制度,治理国家如同理清乱麻需要费精神。老天爷何时挥手下令倒银河,洗净凡世的喧闹、战争和灰尘。到那时,华丽的鸑鷟鸟将出来跳舞,吉祥的麒麟也会讴歌人世间的太平。

注释

木兰花慢:词牌名。
双调,一百零一字,上片五平韵,下片七平韵。
混一:指元朝统一全国。
乾坤浩荡:天地广阔远大。
际会:封建时代称君臣遇合,得以行道,为风云际会。
风云:多用以比喻人的际遇。
汉鼎初成,唐基始建:比喻元朝建国开基,统一天下。
鼎:封建时代太庙内放有九鼎,鼎代表宗庙社稷。
憔悴:黄瘦,瘦损。
醒人:由屈原《渔父》“众人皆醉,而我独醒”脱化而来,指对局势保持清醒头脑、志向深远的政治家。
龙蛇:龙和蛇,词中比喻非常之人。
屈伸:指能根据政治清明与否决定出仕或退隐。
斯文:指礼乐制度,也指文人或儒者。
淳风:淳朴的社会风俗。
先王:指远古时期的尧、舜、禹、汤、文、武、周公等圣贤君王。
经纶:原指整理丝绸,词中指处理国家大事。
天君:词中指皇帝。
嚣尘:污浊的泥土,也用来指尘世间。
鸑鷟:水鸟名,古代传说是祥瑞之鸟。
讴歌:歌颂,赞美。
麒麟: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动物,太平盛世才出现,是吉祥之兽。

鉴赏

这首元代刘秉忠的《木兰花慢·混一后赋》是一首表达对国家统一和盛世气象的赞美之词。开篇"望乾坤浩荡",描绘了广阔的天地景象,展现出宏大的气势。接着,诗人回忆历史,提及汉朝鼎盛和唐朝基业的开创,象征着国家的繁荣昌盛和生命如春的生机勃勃。

"东风吹遍原野",以春风喻指仁政恩泽,"无言、红绿自纷纷"则寓言百姓在和平中安居乐业,花月美景令人沉醉,而江山的壮丽又警醒人们珍惜当下。接下来,诗人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坚守,强调回归古朴淳风,推崇先王的宏大典章,而非单纯追求权谋与功绩。

"天君几时挥手",预示着上天的眷顾和变革时机,"倒银河、直下洗嚣尘"象征清洗乱世尘埃,恢复清平。最后,诗人寄希望于君王的英明领导,使得凤凰和麒麟这样的祥瑞之物欢腾歌唱,寓意国家将进入一个崭新的、和谐繁荣的时代。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饱满,语言优美,既展现了对历史的敬仰,也寄托了对未来盛世的期盼,体现了刘秉忠作为元代文人的家国情怀和理想追求。

收录诗词(138)

刘秉忠(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名刘侃。因信佛教改名子聪,任官后而名。元朝杰出政治家、文学家。是元初政坛一位很具特色的政治人物,对于元代政治体制、典章制度的奠定发挥了重大作用。同时,又是一位诗文词曲兼擅的文学家。至元十一年,逝世。元世祖赠太傅,封赵国公,谥号文贞。元成宗时,追赠太师,改谥文正。元仁宗时,追封常山王

  • 字:仲晦
  • 号:藏春散人
  • 籍贯:邢州(今河北邢台市)
  • 生卒年:1216-1274年

相关古诗词

风流子

书帙省淹留,人间事,一笑不须愁。

红日半窗,梦随蝴蝶,碧云千里,归骤骅骝。

酒杯里、功名浑琐琐,今古两悠悠。

汉代典刑,萧曹画一,晋朝人物,王谢风流。

冠盖照神州。春风弄丝竹,胜处追游。

诗兴笔摇牙管,字字银钩。

遇美景良辰,寻芳上苑,赏心乐事,取醉南楼。

好在五湖烟浪,谁识归舟。

形式: 词牌: 风流子 押[尤]韵

永遇乐

山谷家风,萧闲情味,只君能识。

会友论文,哦诗遣兴,此乐谁消得。

壶中天地,目前今古,今日还明日。

似南华蝶梦醒来,秋雨数声残滴。

诗书有味,功名应小,云散碧空幽寂。

北海洪尊,南山佳气,清赏今犹昔。

一天明月,几行征鹰,楼上有人横笛。

想醉中、八表神游,不劳凤翼。

形式: 词牌: 永遇乐

玉楼春

闲云不肯狂驰骋。向晚自来栖峰顶。

野人无事也关门,一炷古香焚小鼎。

惊鸟有恨无人省。飞去飞来明月影。

夜阑万籁寂中闻,破牖透风微觉冷。

形式: 词牌: 玉楼春

玉楼春

翠微掩映农家住。水满玉溪花满树。

青山随我入门来,黄鸟背人穿竹去。

烟霞隔断红尘路。试问功名知此趣。

一壶春酒醉春风,便是太平无事处。

形式: 词牌: 玉楼春